只道贫无置锥地,根株戢戢自何生。
春风向暖浑宜裌,抛掷残绵傍砌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理解与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此诗首联写诗人初到任时,面对的是一片荒凉的贫瘠之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望;颔联写春风拂过,万物欣欣向荣,而自己却无地可种;颈联写自己抛掷了旧时的丝绵,希望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二月初八日”是时间,“只道贫无置锥地,根株戢戢自何生”“根株戢戢”,指草木丛生,这里指贫乏、萧条。这两句写自己来到任所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初到任时,面对的是一片荒凉的贫瘠之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望。“春风向暖浑宜裌,抛掷残绵傍砌楹”,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然而诗人却无地可耕。这句诗运用典故,用“裌”代衣,“抛掷残绵”指抛弃旧职,意谓诗人弃官归隐,不再做官。

【答案】

译文:

初八那天,我来到这个偏远贫穷的地方,只见满目荒芜,一片凄凉景象。只有那几棵老树,孤独地矗立着,没有一棵能为它遮风挡雨。

春风拂面,大地回暖,万物都生机勃勃,我却无田可耕。我抛下所有的丝绵,希望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一个官员初到任所时的心境,也表现了他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厌倦之情。首联写诗人初到任时,面对的是一片荒凉的贫瘠之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望。颔联写春风拂过,万物欣欣向荣,而自己却无地可种;颈联写自己抛掷了旧时的丝绵,希望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但结果却是“只道贫无置锥地”。尾联通过对比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情感。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人物形象。诗人以“二月初八日”开头,交代了自己的行程,然后从自己的感受入手,抒发了自己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失望。中间四句则是对这一感受的具体化。最后一句“只道贫无置锥地,根株戢戢自何生”,既写出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失望,又透露出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春风向暖浑宜裌”,“抛掷残绵傍砌楹”,则是对自己新生活的具体想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