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势崩腾略未休,涧冲溪恶使人愁。
那知今日松原路,拄杖挑包得自由。
【注释】
松原山行:指诗人在松原地区的山林行走。
崩腾:形容雨势大而急。
涧冲溪恶:涧水湍急,溪流险恶。
那知今日松原路:意谓今天能在松原自由自在地行走。
拄杖挑包:拄着拐杖提着包袱,是说身体不便。
得自由:意为感到身心愉快。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时年王柏六十七岁。据《宋史·孝宗本纪》,淳熙五年春,“以王柏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侍读,封祁国公”。
首联“松原山行七绝其一”点明题意,说明这是一首描写松原山行走的七绝诗。“崩腾”,形容雨势大而急;“涧冲溪恶”,则描绘出雨后溪涧湍急的情景。这两句诗把风雨交加的景象写了出来,为全诗定下了阴郁悲壮的基调。
颔联“那知今日松原路,拄杖挑包得自由。”诗人由上句的阴云密布,风雨如晦,突然转入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境——今日在松原行走竟如此自由。“拄杖”和“挑包”都是行动不便的象征,而“得自由”则是诗人摆脱困境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这种心情的转变,正是诗人在艰难困苦之后所希望达到的一种心理慰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之中,尽管步履维艰,但仍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