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周遭度九溪,快侬双脚净无泥。
真同落落石为枕,宁愧区区沙筑堤。
“松原山行七绝 其七”是南宋时期赵蕃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日绕九溪周,快足无尘泥。
石枕真同宿,沙堤宁愧基。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日绕九溪周:太阳在环绕着九条溪流转动。
- 快足无尘泥:行走时脚步轻快,没有泥土沾染。
- 石枕真同宿:石头制成的枕头与真正的睡眠无异。
- 沙堤宁愧基:用沙子砌成的堤坝也足以让人自豪。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早年从刘清之学习,以祖父荫入仕,曾向朱熹请教学问。理宗绍定二年(1229)以直秘阁致仕。赵蕃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著有《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乾道稿》二卷,论书重人品学养,推崇清道刚劲的文人尚意书风,受颜真卿、李建中、苏舜钦、苏轼、黄庭坚影响较大。
《松原山行七绝 其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赵蕃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南宋时期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