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那有万株松,莫道名山都未逢。
自拄枯藜行不倦,更听斋后几声钟。
人间那有万株松,莫道名山都未逢。
自拄枯藜行不倦,更听斋后几声钟。
诗句释义与赏析
“人间那有万株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松树的赞美和感慨。松树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界中如此众多且珍贵的松树的存在。
“莫道名山都未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山大川的向往之情。尽管现实中可能没有那么多完美的名山,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失望,反而更加珍视眼前的一切。
“自拄枯藜行不倦”:描述了诗人自己手持枯藜(一种古代用于行走的工具),依然坚定不移地前行。这里的“枯藜”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状态和坚强的意志。
“更听斋后几声钟”:反映了诗人在修行生活中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斋戒后的钟声不仅是时间的提醒,也是心灵的慰藉。
译文及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在鹅湖道中的所见所感的记录。在这段旅行中,诗人不仅欣赏了沿途的风景,还体验了僧侣的禅意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体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抒发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结语
赵蕃的《鹅湖道中二首》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