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来看大仰山,不惟泉石意相关。
混融时事谁能说,稍向诗碑见一班。
【注释】大仰山:即仰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混融:指世事的纷杂、混乱。
【赏析】
这是一首自抒胸臆之作。诗人冒雨来到大仰山,但见山中云雾缭绕,风景幽丽,于是产生了游赏之情。然而在游览时,诗人又想到世事的纷乱,自己难以说清,所以只好暂时打消了游览的念头,而转向吟诗作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首诗以“欲游”开头,接着写诗人因“不果”而感到失望的心情,最后又写出诗人“稍向诗碑见一班”的感慨。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惆怅之情。
首句“游仰山欲游兰若”,是说想游览仰山寺,去拜访佛寺。这里的仰山寺,即大仰山寺,位于安徽泾县境内,与九华山毗邻。仰山寺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后经重修,规模宏伟,成为皖南名刹。诗人在这里游玩,自然要寻找一处可以歇脚的地方,于是便想到了兰若寺。因为兰若,梵语意为香花所聚之处,是佛教徒供奉佛像、诵经礼佛之地。
第二句“不惟泉石意相关”,意思是说,来到这里之后,诗人发现这里的泉水清澈、山石秀美,这使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官场上的种种经历。这句中,“意”指心情,“不惟”表示不但、不只,“泉石”即山泉和石头。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山水美景和自己的心境联系起来,表现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句“混融时事谁能说”,意思是说,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谁能说得清楚呢?这里的“混融”,是形容词词组,形容事物纷繁复杂的样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明确地指出是哪个时期的事情,但从“混融”一词来看,应该是北宋时期的政治状况。
第四句“稍向诗碑见一班”,意思是说,现在我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在诗碑上看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样。这里的“诗碑”指的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碑碣,是他们才华的见证。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在诗歌中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大仰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