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水真成起丈波,水南水北断经过。
几思落笔题观涨,却恨诗材本不多。
【注释】:
尺水:指小溪流水,一尺长。起丈波:形容水流上涨后形成的巨大波浪。水南、水北:分别指上游和下游。断经过:指水流在经过的地方留下痕迹。几思落笔题观涨:几次想要写下对涨潮的观感。却恨诗材本不多:却感叹自己的诗歌材料不够多。
【赏析】:
《次韵审知十三日四绝 其三》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咏水涨为题,描写了大江涨潮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作者通过对大江涨潮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忧虑。
首联“尺水真成起丈波,水南水北断经过。”诗人首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江涨潮的景象。尺水指的是很小的流水,而当它涨潮后,水位迅速上升,形成了巨大的波浪。这股巨大的波浪从上游到下游,沿途经过了许多地方,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将小溪与江河的壮观景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颔联“几思落笔题观涨,却恨诗材本不多。”诗人在欣赏了大江涨潮的美景之后,不禁想到了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他感到自己的诗歌材料不够多,无法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自己与古人相比,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无奈之情。
尾联“几思落笔题观涨,却恨诗材本不多。”诗人在落笔之前,反复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的观感表达出来。然而,他最终还是觉得自己的诗歌材料不够多,无法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无奈和忧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大江涨潮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反衬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无奈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