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缸烛馀膏,破炉明宿火。
懒复布衾眠,遂作藜床坐。
默坐亦何为,姑取陶诗课。
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
注释:
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翻阅数诗有怀斯远三首 其二
寒缸烛馀膏,破炉明宿火。
懒复布衾眠,遂作藜床坐。
默坐亦何为,姑取陶诗课。
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听到鸡鸣声之后立即起身,然后在案头翻阅陶集,翻看了几首诗后,心中有所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寒缸烛馀膏,破炉明宿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寒夜中,蜡烛已经燃尽,只剩下一些余油,破炉火还在燃烧,发出微弱的光芒。这里的”寒缸”和”破炉”都是形容夜晚寒冷的环境,”烛馀膏”和”明宿火”则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仍能坚持学习的情景。
“懒复布衾眠,遂作藜床坐。”这句诗的大意是说,因为学习太投入了,所以不想再去睡觉,于是就坐在简陋的竹床上,继续看书。”懒复”是表示不愿意的意思,”布衾”是一种用布制作的被子,”藜床”则是用竹子制作的床。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学习中的勤奋努力,以及他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
“默坐亦何为,姑取陶诗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我在默默坐着,但我并不觉得无聊或无所事事,所以我决定拿起陶集来学习。这里的”何为”是指做什么,”课”则是学习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学习中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
“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朋友们都在吗?我很想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和快乐。这里的”友”指的是朋友,”安在哉”是疑问句,意思是我的朋友在哪里呢?这里的”与”是和的意思,”与之和”则是和朋友一起享受这份喜悦和快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坚持学习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