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赋木犀,独未到此树。
信知官舍居,更甚此身寓。
黄叶满阶除,蔓草委霜露。
相逢每变色,此树独如故。
殷勤为扫除,不必但花务。
风月四时佳,吾其枉幽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所作的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注释:

  1. 扫桂:指的是清扫桂花。
  2. 年年赋木犀:每年秋天都要写诗赞美桂花。
  3. 独未到此树:只有这棵桂花树,作者没有到过。
  4. 信知官舍居:相信这棵桂花树是在官府里种下的。
  5. 更甚此身寓:比在官府居住更让作者感到不适。
  6. 黄叶满阶除:秋天落叶满地,台阶上也是金黄色的叶子。
  7. 蔓草委霜露:长着蔓延的草,被霜露侵蚀。
  8. 相逢每变色:每当遇见桂花树就会变色。
  9. 殷勤为扫除:非常殷勤地为它清理打扫。
  10. 不必但花务:不必只关注打理花木。
  11. 风月四时佳:无论是春天的花还是秋天的月亮都是好的。
  12. 吾其枉幽步:我宁愿在这里漫步,欣赏这幽静的景色。

译文:

每年秋天,我都会写下赞美桂花的诗歌,但只有这棵桂花树我从未去过,我相信它是官府里种下的。相比之下,我在官府的生活更为不自在,因为那些落叶和长着蔓延草的地面,还有霜露侵蚀过的草木都让我无法忍受。每次见到这棵桂花树,我的心情就会变得异常激动,我非常殷勤地为它清理打扫,并不只是为了打理花木。无论是春天的花朵还是秋天的月亮,都是那么美好,我宁愿在这里漫步,欣赏这幽静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桂花树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年年赋木犀”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桂花的赞美之情。接着“独未到此树”抒发了作者对这棵桂花树的特殊情感,暗示了他与这棵树的特殊缘分或故事。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桂花树下的景象,如“黄叶满阶除”和“蔓草委霜露”,这些自然景物的细节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作者的情感体验。而“相逢每变色”则巧妙地将桂花与作者自己的心境相联系,表达了一种因桂花而引发的深层情绪变化。

最后两句“殷勤为扫除,不必但花务”则是对全文的概括和升华,既显示了作者对桂花树的喜爱和照顾,也表达了他追求心灵宁静、远离官场喧嚣的隐逸之志。整首诗歌通过对桂花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寻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