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不可驻,落日不可挥。
岂昧白昼长,畏此馀暑威。
人生延促顷,光景变灭微。
水雾已似合,山烟亦成霏。
【译文】
落月不能驻留,落日不可挥舞。
难道不知道白昼漫长,害怕这余暑的威势?
人生在世短暂,光阴消逝微茫无影。
水雾已经聚合成云,山中的烟雾也飘散开来。
【注释】
1.“落月”句:月亮落下了,它不会停驻在那里。
2.“岂昧”二句:哪能不知道白天很长呢,怕的是这炎热的天气。“昧”,通“寐”,睡觉。“畏此馀暑威”,怕的就是这余暑的威力。
3.“人生”二句: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光阴一去不返,像流水一样消逝。“光景”指日月、时光,“变灭”指消失、消亡。
4.“水雾”二句:水汽已经凝结成了云,山中的烟气也四散开来。“合”,聚集。
【赏析】
《晚书二首》,题注“其一”,当是组诗的第一篇。《文选·张载<七哀诗>》李善注:“《七哀诗》曰:‘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浮埃。’”这是说天地间没有终结之时,人的死也和浮尘一样微不足道了。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暮春时节的感慨。诗人以落月、落日来比喻自己生命的有限和时间的流逝,用“岂昧白昼长”和“畏此馀暑威”来表达对人生易逝、光阴难留的认识。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悲观绝望,而是发出了“人生延促顷,光景变灭微”、“水雾已似合,山烟亦成霏”这样的感慨。
全诗前两句写景言情,抒发了自己生如朝露的悲哀,表达了生命短暂、光阴易逝的感叹;后两句写物抒情,写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无常以及人生的虚无缥缈。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