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过此屋,四壁蔽莫窥。
屋外何所有,榛草连污池。
今我重来过,壁去檐竹垂。
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涟漪。
檐前复何有,江上山参差。
山穷望不穷,所恨眼力遗。
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随。
昔闇今则廓,曰廓咸谓宜。
慨兹一室尔,系在治不治。
除昏与致明,可不念已为。
游焉且息焉,舍斯复何斯。
岂惟君是规,我亦因得师。
这是一首描写沅陵县治廓轩的诗,诗人通过对这座古建筑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状的关注。
诗句释义:
昔我过此屋,四壁蔽莫窥。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曾经路过这座屋舍时的情景,四周墙壁遮蔽,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况。屋外何所有,榛草连污池。
这句诗描绘了屋外的景象,榛草覆盖着池塘,显得凌乱不堪。今我重来过,壁去檐竹垂。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这座屋舍时的感慨,曾经的墙壁已经被拆除,而檐下的竹子也垂下了。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涟漪。
这句诗描绘了经过清理后的场景,榛草地上没有了杂草,池塘中的水波荡漾起来。檐前复何有,江上山参差。
这句诗询问屋檐前还有什么存在,而远处江上的山峦参差不齐地延伸开来。山穷望不穷,所恨眼力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时的感受,尽管视线所及的范围似乎没有尽头,但遗憾的是自己的视力已经衰退。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随。
这句诗暗示着主人想要为这座建筑命名,但名字并不能够代表它的真实面貌,因为环境的变化使得它的意义也随之变化。昔闇今则廓,曰廓咸谓宜。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看法,过去阴暗的现状现在已经变得明朗,人们认为这种改变是适宜的。慨兹一室尔,系在治不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建筑物的命运的关注,它是否能够继续被维护和利用取决于治理的好坏。除昏与致明,可不念已为。
这句诗强调了除去混乱与带来光明的重要性,不必担忧已经发生的事情。游焉且息焉,舍斯复何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居住和休息的需求,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没有必要再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岂惟君是规,我亦因得师。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的渴望,不仅仅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沅陵县治廓轩的变化,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现状的关注。诗人通过对这座古建筑的描述,引发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以及对他人生活状态的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