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袁宏诵诗声,空山寂寞鱼龙惊。
丈夫有才不贫贱,倦游何乃困长卿。
平生读书得力处,公卿褐夫安重轻。
鸿鹄一飞定千里,俯首莫与燕雀争。
诗句释义:
- 夜闻袁宏诵诗声,空山寂寞鱼龙惊。
- “夜闻袁宏诵诗声”:在夜晚听到袁宏(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伴)朗诵诗的声音。“袁宏”可能是作者的同僚或朋友,而“诵诗声”则表明他/她正在吟诵诗歌。
- “空山寂寞鱼龙惊”:在空旷的山野中,因为袁宏的朗诵声音,原本寂静的地方变得热闹起来,让鱼和龙都感到惊讶。这里的“寂寞”形容山野原本的宁静,而“鱼龙惊”则形容由于袁宏的声音而引起的骚动。
- 丈夫有才不贫贱,倦游何乃困长卿。
- “丈夫有才不贫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与地位关系的理解。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有才华却不因此而贫穷。这里的“丈夫”指的是有才能的人,而“不贫贱”强调了才华的重要性。
- “倦游何乃困长卿”:这里的“长卿”是指司马相如,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人,以辞赋闻名。作者通过对比司马相如,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认为现在的人们过于沉溺于功名利禄,而忽视了真正有才华的人的价值。这里的“倦游”意味着厌倦了仕途生活,而“困长卿”则是说现在的人们陷入了困境,无法摆脱。
- 平生读书得力处,公卿褐夫安重轻。
- “平生读书得力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读书是他/她取得成功的关键。这里“得力处”指的是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即那些能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环节。
- “公卿褐夫安重轻”:这句话中的“公卿”指代高级官员,而“褐夫”则是指平民百姓。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念,即在官场中,只有那些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够真正得到尊重和重视。这里的“安重轻”意味着被看重和尊重,而“公卿褐夫”则暗示了普通人应该保持谦逊和低调,不被权力所左右。
- 鸿鹄一飞定千里,俯首莫与燕雀争。
- “鸿鹄一飞定千里”:这句话用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鸿鹄是一种大型鸟类,它们能够飞得很高很远,所以这句话强调了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世俗束缚。
- “俯首莫与燕雀争”:这里的“俯首”指的是低头,而“燕雀”则是一种小鸟,它们经常被认为是低贱和不值得尊敬的。这句话表达的是,不要轻视那些看似平凡的人,他们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潜力。这里的比较强调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区别,以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努力。
译文:
夜晚我听到袁宏在诵读诗篇的声音,这让我想起了那寂静的山林和因他的声音而惊慌失措的鱼龙。
一个有才华的人不应该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而我厌倦了仕途的生活,为何还要困在这长长的仕途之中呢?
我一生中最得意的地方就是读书,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公卿们也对我刮目相看。
像鸿鹄一样,一旦展翅高飞,就能跨越千里;低头的时候,就不要跟那些燕雀去争什么高低贵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夜晚听到袁宏朗诵诗篇的声音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不同看法。他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才华就不应该在贫困中屈服,而且厌倦了仕途的人应该追求更广阔的天地。他还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公卿们也会对他刮目相看。此外,他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要被眼前的小事所困扰。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启示,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