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保我章泉竹,木枕布衾供易粟。
家贫纵尔不自给,且不知荣安取辱。
今年谁令起作官,此路向来非所熟。
示诗往往道离索,又说是邦山水足。
风流文物夙有人,九州共识黄山谷。
细哦海内流传句,足缓司空城旦读。
少时已无鞍马志,老矣岂堪消髀肉。
但令诗与故人期,此外声名甘碌碌。

【注】

审知:唐末五代南汉国君主刘龚。

章泉竹:指刘龚家产中的竹子。

木枕布衾供易粟:用木枕布被来供给刘龚的生活。易粟:交换粮食。

不自给:指生活上不能自给。

不知荣安取辱:指不知道荣华富贵能带来什么耻辱。

今年谁令起作官:今年谁让我出来做官。

是邦山水足:这里是说家乡的山水足够了。

离索:离散、分离。

是邦:指家乡,即岭南。

黄山谷:指南宋文学家黄庭坚。

细哦:仔细吟哦。

海内流传句:诗中流传至今的诗句。

司空城旦:古代的一种刑罚,刑期较长。

少时:年轻时。

老矣:年老。

但令:只要。

声名甘碌碌:名声和名誉微不足道。

【译文】

你十年来保护我的家产,家里只有竹子可以换粮食。

我贫穷而你却供养我,不知道你为何要这样?

今年你让我出仕为官,这条路我过去从未走过。

你给我的诗常常是离别之辞,又说家乡山水充足。

你是风流才子,历史上有人称你,九州人都知道黄山谷的大名。

仔细吟哦你的诗,那流传到后世的诗句,足以让人减缓刑期的苦楚。

年少时没有鞍马之志,现在老了哪里还堪消受髀肉之忧。

只要能和你一起作诗,其他的名声我都不在乎,甘于平凡。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南汉主刘龚送其女婿徐铉出使江南前所写。全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既表达了诗人对徐铉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诗人的豪放不羁之气。

开篇“审知以诗送行借韵留别”四句,写刘龚对徐铉的深情厚意。“十年”,表明了两人交往的时间之长,“保我章泉竹”,则写出了徐铉为刘龚所做的贡献,也写出刘龚对徐铉的感激之情。“木枕布衾供易粟”一句,写徐铉对刘龚的照顾,这一句也写出了徐铉对刘龚的深情厚意。最后两句“家贫纵尔不自给,且不知荣安取辱”,则是徐铉对刘龚的劝慰,也是徐铉对刘龚的安慰。

第二组七言绝句“今年谁令起作官,此路向来非所熟”二句,是写刘龚对徐铉的鼓励与期望。其中“今年谁令起作官”一句,既是徐铉的自述,又是刘龚对其的期望。徐铉虽然在岭南生活多年,但对中原地区并不熟悉。“此路向来非所熟”,是徐铉的自我表白,同时也是他对刘龚的期待。

第三组八句七言律诗“示诗往往道离索,又说是邦山水足”,是徐铉对刘龚的劝勉和规劝。其中“示诗往往道离索”,既是徐铉对刘龚的劝诫,又是他的自我表达。“又说是邦山水足”,则是徐铉对刘龚的规劝,同时也是他对自己的勉励。

最后一组七言绝句“风流文物夙有人,九州共识黄山谷”二句,是徐铉对刘龚的赞美和期望。其中“风流文墨夙有人”一句,既是徐铉对刘龚的赞美,也是他的自我表达。“九州共识黄山谷”,则是徐铉对刘龚的期待,同时也是他对自己的鼓励。

最后四句“但令诗与故人期,此外声名甘碌碌”,是徐铉对刘龚的劝勉和祝福。其中“但令诗与故人期”一句,既是徐铉对刘龚的劝勉,也是他的自我表达。“此外声名甘碌碌”一句,则是徐铉对刘龚的祝福,同时也是他对自己的期许。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