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
虽云秦暴赋可逃,后乃开通晋南渡。
当时未有神仙传,创自渊明诗五言。
祇今图画遍四海,楼台树木空苍然。
玄都亦说桃千树,梦得飘零因怨句。
未应只属羽人家,亦有因兹悟初祖。
我州那得桃花台,台下清溪转石哀。
仙耶释耶不可见,每一过之空系缆。
【注释】
①桃花台:在江苏南京。妙香院:在湖北黄梅,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建。②渊明:即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五言诗:一种以四句为一的古诗体裁。③玄都:古印度国名,佛教语。④梦得:唐人刘禹锡的字。⑤初祖:佛家用语,指最初一代。⑥我州:指安徽滁州。⑦转石哀:指山中流水之声。⑧系缆:船靠岸停泊时打结缆绳。
【赏析】
《桃花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春天,在湖北黄梅县(今属安徽)所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借咏桃花台与妙香院,抒发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及对佛、道思想的向往之情。全诗八句,每句七字,平仄相对,音韵和谐,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情韵,是一首抒情咏史诗。
首联“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意思是说:携带家人本来想躲避长城边的军事重镇,可孙子辈却仍然住在桃花坞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子孙们不务正业,只知享乐,不愿承担保国安民重任的不满之情。
颔联“虽云秦暴赋可逃,后乃开通晋南渡。”意思是说:虽然可以逃避秦始皇时的苛政,但后来却因为开通运河而南渡。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人民利益的行为的不满之情。
颈联“当时未有神仙传,创自渊明诗五言。”意思是说:那时候还没有关于神仙传说的书籍,这首诗却是从陶渊明的五言诗中得来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墨客对于神仙传说的迷信以及自己创作诗歌时对这种迷信的不屑一顾的情感。
尾联“玄都亦说桃千树,梦得飘零因怨句。”意思是说:玄都也说有千树的桃花,是因为刘禹锡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刘禹锡的同情以及对他的遭遇的惋惜之情。同时,这两句话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身世之苦。
整首诗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故事,抒发了自己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独立和个性解放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