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黄帝张乐洞庭野,始意庄生言故假。
又闻湘灵鼓瑟进玄螭,亦意屈子夸厥辞。
属行洞庭四月半,南风三日吹不断。
黄昏犹是天陆离,午夜忽成云片段。
病夫数起不知睡,数起侧听仍熟视。
恍疑帝乐尚铿鍧,又谓湘弦发幽閟。
乃知二子元非虚,吾闻自用耳目拘。
须臾月落天向晓,依旧南风波浩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南风行十八日早作
注释:这是一首关于旅行的诗歌,描述了作者在洞庭湖附近行走十八天的情景。
赏析:诗的开头,诗人用“南风”一词,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和自然景色的美丽。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在这次旅行中的心情——期待、好奇和兴奋。吾闻黄帝张乐洞庭野,始意庄生言故假。
注释:我听说黄帝曾在洞庭湖演奏音乐,开始以为庄周是在说大话。
赏析:这里,诗人引用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庄子的故事,以此来表达他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对未知的好奇。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敬畏。又闻湘灵鼓瑟进玄螭,亦意屈子夸厥辞。
注释:又听到湘灵弹奏琴瑟的声音,也想象着屈原的言辞。
赏析:这里的“湘灵”、“玄螭”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仙或神兽,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用这些形象来表达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属行洞庭四月半,南风三日吹不断。
注释:在洞庭湖停留了四个月的时间,南风持续不断地吹拂。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洞庭湖度过的时间之长,以及他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对于美景的留恋。黄昏犹是天陆离,午夜忽成云片段。
注释:黄昏时分天空依然美丽,但到了午夜却突然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自然景观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这种变化给诗人带来了惊喜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病夫数起不知睡,数起侧听仍熟视。
注释:作为一个经常生病的人,我多次起床却不知道何时休息,每次醒来仍然会仔细观看周围的一切。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因疾病而频繁起夜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周围环境的热爱。这种关注可能源于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恍疑帝乐尚铿鍧,又谓湘弦发幽閟。
注释:我怀疑那些声音像是皇帝的音乐,又觉得那些声音像是来自湘水。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感知和理解。他既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感,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力量。乃知二子元非虚,吾闻自用耳目拘。
注释:我明白了这两个人并不是虚假的,我听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被自己的耳朵所束缚。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类行为和思想的认识和思考。他认为人们常常被自己的感官和思维所限制,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须臾月落天向晓,依旧南风波浩渺。
注释:不一会儿月亮落山,天亮了,湖面上仍然是一片浩渺的水面。
赏析:最后一句诗再次描绘了洞庭湖水面的景色。诗人通过对湖水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