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确浑因石,飕飗半以松。
秋鸡添老状,老木怯秋容。
迩日朱张句,当年韩杜踪。
辞工欠诗本,理到倚谈锋。
【注释】
荦确:山势高峻,突兀。浑因石:山石浑然一体。飕飗:秋风的呼啸声。松:指松树。秋鸡:指报晓的雄鸡。老状:形容人年老。怯秋容:形容秋天景色萧瑟。迩日:近来。朱张句:唐玄宗时诗人朱庆余和张说曾同游衡岳,作有《题衡岳》诗。当年韩杜踪:指杜甫、韩愈的踪迹。辞工:文辞精妙。欠:缺少。理到:道理贯通。倚谈锋:指文章议论锋利,能抓住问题要害。锋:刀剑的刃。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衡岳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联“荦确浑因石,飕飗半以松”,描写了衡山峻拔险绝的山峰以及松柏苍翠的景象。“荦”是大石的意思。“浑因石”即浑然天成。“荦确”二字,把衡山之峻奇写得淋漓尽致。“飙飗半以松”意思是山中风过松涛阵阵,仿佛可以听到山风吹过松涛的声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秋天山林的景色图画。
颔联“秋鸡添老状,老木怯秋容”,描写了秋夜的景色及作者的感受。诗人看到秋夜的鸡声在林间响起,联想到自己已经老了,而树木也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恐惧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颈联“迩日朱张句,当年韩杜踪”,则是对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朱张句指唐代诗人朱庆余和张说的衡岳游诗,韩杜踪则是指杜甫和韩愈的踪迹。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上还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同时也暗指自己的创作还没有达到前辈诗人的水平。
尾联“辞工欠诗本,理到倚谈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和理念。他认为,要想写出好的诗歌,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要想写好文章,也需要有正确的道理作为指导。这里的“辞工”指的是文辞工巧,“理到”则是指道理通达,“倚谈锋”则是指文章议论犀利,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首诗通过对衡山秋夜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创作灵感不足的感慨以及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生之悲,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