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合湍流急,风高松韵寒。
中宵空耿耿,长夜苦漫漫。
梦去无多地,愁来匪一端。
明朝对清镜,政恐觉凋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779-843年),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奴”之称。他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介,不趋炎附势。他的诗歌以苦吟著称,语言简洁凝练,富有哲理。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雨合湍流急,风高松韵寒。
注释:雨水汇合在湍急的河流中,风吹过高高的松树发出寒冷的声音。中宵空耿耿,长夜苦漫漫。
注释:深夜时分,我独自一人感到孤独和寂寞,漫长的夜晚让我感到痛苦和无助。梦去无多地,愁来匪一端。
注释:我梦见自己回到了故乡,但我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去;忧愁涌上心头,无法仅仅通过一端就能表达出来。明朝对清镜,政恐觉凋残。
注释:明天早上我会面对镜子,恐怕自己的容颜已经变得憔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痛中的心境和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景象——雨水、湍流、松树等的描绘,以及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在病中孤独、痛苦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