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兮何等花,意似幽人作。
芳不待三熏,胜自专一壑。
屈原语醉醒,孺子歌清浊。
醉如糟可餔,清亦足可濯。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梅兮何等花》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1. 诗句释义
    梅兮何等花,意似幽人作。
    芳不待三熏,胜自专一壑。
  • 梅兮何等花:这里的“梅”指的是梅花,而“何等花”则是对梅花的一种赞美。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坚韧和高洁,因此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赏。
  • 意似幽人作: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逸之人,“作”则表示创造或表现。这句诗意味着梅花的形态和香味仿佛是在默默无闻中创造出的,它不需要过多的人工修饰,就能展现出它独特的美。
  • 芳不待三熏:这里的“芳”指的是花香,“三熏”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用来表达花香浓郁的程度。这句诗的意思是梅花的香气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 胜自专一壑:这里的“胜”指的是胜过的意思,“专一壑”则是指独自占据一个山谷。这句诗强调了梅花的独特之处,它能够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1. 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气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仿佛能够闻到梅花的香气,感受到它的芬芳。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显了梅花的高贵和纯洁,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2. 译文与注释
    梅花啊多么美好,它的气质仿佛是幽居之人所创造的。
    它的芳香并不需要经过三次熏制,就已经胜过了所有的香气。

屈原曾言醉后清醒,孺子也能歌清浊。
醉酒如同糟粕可食,清澈之水也可洗涤心灵。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花之一,常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
  2. 背景知识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赴成都,遂家居。宋亡之后,赵蕃隐居蜀地,以著述自娱。其作品多有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尤能体现南宋遗民的忧国忧民情怀。他的作品风格朴实厚重,富有哲理,深受后世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