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田野间,籴米如赁佣。
晴天得晒暴,雨日还燎烘。
昼役薪水事,故尝多夜舂。
簸之有馀谷,再以瓶罍充。
时时付手碓,玉粒胜腐红。
三年食官仓,尘土填腹胸。
归乃值岁歉,半菽了不供。
糊口于四方,指囷其谁逢。
啼号暂远耳,梦寐深有攻。
宦游竟何得,不如学为农。
水旱纵莫逃,穮蓘年会丰。
因闻村舂声,竟晓成噞喁。
注释:
闻舂:听到舂米的声音。
我居田野间,籴米如赁佣:我居住在田野之间,买粮如同雇佣劳力一般。
晴天得晒暴,雨日还燎烘:天晴的时候把米晒干,下雨天就用柴火烘烤。
昼役薪水事,故尝多夜舂:白天要忙于做饭和柴火的事,所以经常要晚上舂米。
簸之有馀谷,再以瓶罍充:把舂好的米放到筛里,多余的粮食就可以用来装瓶子。
时时付手碓,玉粒胜腐红:随时用手捣米,这样舂出的米比烂了的红米还要好。
三年食官仓,尘土填腹胸:吃了三年的官仓粮食,肚子都装满了尘土。
归乃值岁歉,半菽了不供:回家后却遇上了饥荒,连半斗豆子都没有。
糊口于四方,指囷其谁逢:四处奔波谋生,能靠谁呢?
啼号暂远耳,梦寐深有攻:哭泣的声音暂时远离了我,但梦乡深处却时常响起。
宦游竟何得,不如学为农:在官场上混到底能得到什么,不如学着种田吧。
水旱纵莫逃,穮蓘年会丰:即使遭遇洪水干旱,收获也会很丰盛。穮蓘:泛指庄稼作物。
因闻村舂声,竟晓成噞喁:因为我听到了村里舂米的声音,直到天亮才停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的一部分。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是杜甫流亡西南途中所作。诗中反映了当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诗人内心的痛苦。
全诗分为四个部分。首联“我居田野间,籴米如赁佣”,诗人描绘出一幅自己居住在田野之间的画面,用“籴米如赁佣”来表现自己生活的艰辛。颔联“晴天得晒暴,雨日还燎烘”,描述了在晴天和雨天分别需要做的事情,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贫困生活。颈联“昼役薪水事,故尝多夜舂”,“簸之有馀谷”,诗人叙述了自己白天做家务活,晚上舂米的辛劳生活,以及舂出的粮食足以养活一家人的情景。尾联“三年食官仓,尘土填腹胸”,“归乃值岁歉”,表达了自己在外流亡数年,终于回到了家乡,但却发现家中已经没有粮食可吃,甚至还有尘土填满了肚子和胸口的痛苦。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在外地的生活经历,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的深深同情以及对战争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