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里居时,曾上庐山牍。
怀贤访其孤,今值词人牧。
我尝爱临川,韩草刊于陆。
尔侯古雅趣,与陆堪并躅。
而翁词翰佳,世亦思在目。
尔其持此诗,勿惮拜仆仆。
侯宁谓我易,未遂嗔尔渎。
峨峨兮西山,光焰那久伏。

【注释】

乃翁:你。里居:居住的地方。庐山牍:指李白的诗作《庐山谣》。怀贤访其孤:怀念贤人,拜访他们的孤独之处。今值:现在遇到了。词人:诗人。曾爱临川:曾在临川时喜欢过。韩草刊于陆: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我愿生公堂下”之句,韩愈在长安时,与李涉同游,并作《送李涉序》,李涉有诗《赠韩愈》云:“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故此处以韩愈自比。尔侯古雅趣:你(指李白)的情趣古雅而不俗。与陆堪并躅:可以与陆逊媲美。与:和。步:足迹。世亦思在目:世人也常常想到你(指李白)。尔其持此诗:请你拿着这首《赠云卿》。勿惮拜仆仆:不要吝惜你的笔墨。侯宁谓我易,未遂嗔尔渎:您说我容易,但没有达到让我生气的境地。峨峨兮西山,光焰那久伏:巍峨的西山啊,它的光芒已经很久不再被遮蔽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好友云卿的一首诗。云卿名不详,据《旧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尝为宋中丞《翰林读书记》作注。”又《唐才子传》称:“李白少与宋若思、张长公、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友善,俱赋诗饮酒,号七贤。后诸贤多已去世,独乐天与白为忘年友,常相从于嵩山少室之间,登山泛水,有足乐者。白尝自为寿辞,乐天为赋《醉吟先生传》,以纪其事。”据此可推测云卿即乐天或张长公,李白在诗中写道“我尝爱临川”,可见云卿是李白的朋友。

全诗四联,首二联是第一联,起兴发端;第二联是第二联,对答如流;三联是第三联,承前启后;末联是第四联,点题结意。

首联写自己与云卿的友谊。

颔联用典。李白年轻时曾上庐山学道,他怀念贤人,访问他们孤独寂寞的住所,而今遇到云卿这样有才华的诗人。这里化用李白在《赠蔡山人》诗句“君为梁父客,我独何人哉?”意思是说,你像梁园隐士一样高雅,而我就像普通人一样。韩愈曾写过两篇脍炙人口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其中有“我愿生公堂下”之句,李白在长安时与李涉同游,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送李涉》是李白送给李涉的一首赠别诗,其中写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意思是说文章憎恶命运的不公,而小人则喜欢别人的过错。李白在这里以韩愈自比,说自己虽然遭遇不公,但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写作。而云卿则不同,他的情趣古雅而不媚俗。

颈联用典。云卿的情趣古雅而不俗,可以与陆逊媲美。这里的“古”指的是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名臣、军事家、政治家。公元208年,刘备率军攻吴,吴国大都督陆逊率军迎战,火烧连营七百里,迫使刘备退军。陆逊因此被封为荆州牧。后人称赞陆逊为“英风凛凛”、“威振江南”。这里的“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卫风·淇奥》。《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11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的《卫风》包括《淇奥》、《硕鼠》、《氓》等篇,都是描写卫文公的诗。这里的“趣”是指情趣。这里的“并”是指并肩。

尾联点明主旨。最后两句是对云卿的鼓励。这里的“执”指握笔,“拜”指敬词,表示敬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不要吝惜你的墨宝,赶快给我献上你的诗吧。云卿听了之后一定会很高兴的。

首二联为第一联,起兴发端;第二联为第二联,对答如流;第三联为第三联,承前启后;末联为第四联,点题结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