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去,苍山茂树。
独胡为乎,空此号謼。(一章)
归去来兮,斯言可师。
我今已归,胡能不知。(二章)
不如归去,春且云莫。
山中之乐,岂同岐路。(三章)
归去来兮,言发动随。
古之逸民,舍陶而谁。(四章)
不如归去,载丁载宁。
劝子勿去,子宁我听。(五章)
不如归去,子宁肯住。
归去来兮,早歌式微。(六章)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听到杜鹃啼声时,成父想要进入浙江。因为这样,我写下了六首诗,每章四句送给他。

不如归去,苍山茂树。

独胡为乎,空此号謼。

归去来兮,斯言可师。

我今已归,胡能不知?

不如归去,春且云莫。

山中之乐,岂同岐路?

归去来兮,言发动随。

古之逸民,舍陶而谁?

不如归去,载丁载宁。

劝子勿去,子宁我听?

不如归去,子宁肯住。

归去来兮,早歌式微。

注释:

  1.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指在三月十三日晚上更深的时候,也就是五更时分。
  2. 闻杜鹃时:指听到了杜鹃的啼鸣声。杜鹃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鸟类,常在春天啼叫。
  3. 时成父欲入浙:这时成父想要离开家乡去浙江。
  4. 我今已归:我现在已经回到了家。
  5. 胡能不知:怎么能够知道呢?表示反问,表达出作者对成父离开家去浙江的不舍之情。
  6. 春且云莫:春天将要过去,云彩即将散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7. 山中之乐,岂同岐路:山里的欢乐,怎么能和歧路上的离别相比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8. 舍陶而谁:离开了家乡,还有谁能像陶渊明那样生活呢?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9. 劝子勿去,子宁我听:劝告你不要再离开了,你愿意听从我的劝告吗?表达了作者对成父的关切之情。
  10. 子宁肯住:你愿意停下来不再走了吗?表达了作者对成父的挽留之意。
  11. 归去来兮,早歌式微:回到家乡去吧,早早地唱《式微》这首诗歌吧。表达了作者的祝愿和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