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推河内,英灵禀太行。
先生虽隐晦,嗣子遂腾骧。
尧舜亲延接,夔龙日赞襄。
于门高未了,不惜更轩昂。

【注释】

①河内:指李待制(待制,官名)的籍贯,今属河南。②英灵:英烈、神武之气。③先生:指李待制。④嗣子:李待制的长子。腾骧:飞腾上冲,这里形容李待制之子有远大前程。⑤尧舜:唐尧和虞舜,古代圣明之君。⑥夔龙:传说中尧舜时的贤臣,能辅成圣王。⑦于门高未了:意谓李氏家族在社会上的声望很高,但还没有达到顶峰。⑧轩昂:高扬,这里指李氏子孙的志向高远。

【赏析】

这首诗写李氏一门的盛况。诗的前两句说:“人物推河内,英灵禀太行。”李氏族人出身河内(今河南沁阳),世代相传,人才辈出,他们身上有着太行的雄奇伟岸的气概。后两句是说,李姓子弟虽然隐晦不出头,但他们的志气已经飞扬,大有腾空万里之势。“先生虽隐晦”,承上启下,表明诗人对李家子弟的期许;“嗣子遂腾骧”,承上句而转,说明李家子弟已开始振作,大有作为。“尧舜亲延接”四句,进一步描绘李家子弟的杰出形象:“尧舜亲延接”,“尧、舜”是古代圣王,他们与李氏子弟的关系,如同父子一样亲密;“夔龙日赞襄”,“夔、龙”是古代辅佐帝王的贤臣,他们在辅佐圣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于门高未了”四句,最后点题:“于门高未了,不惜更轩昂”,意谓李家子弟的声名已经很高了,但还不足以尽展才华,因此他们要更加努力,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

全诗语言质朴,但含义深厚。它表达了诗人对李家子弟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