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绳异曲直,凿枘殊圆方。
蛤死不脱壳,锥颖要出囊。
风蛇互矜怜,蚌鹬相探尝。
纷然天壤间,巨细靡不藏。
孰能使之齐,贤哉我未皇。
付之将毋同,蛮貊犹故乡。
方生天马驹,头作千里昂。
平生刚褊心,立朝慕周昌。
置之岯山下,所用乃针芒。
苦憎茶扰人,能妨春梦长。
季也谓不然,辨理殊坚强。
我欲两可之,笙磬同一堂。
楚人固失矣,齐论亦岂当。
请归亡是翁,文字搜枯肠。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每句话。
- 既和时敏止茶诗矣而允迪所饷犹未及请再次韵求之: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一首诗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已经和时人一样停止喝茶了,但是允迪所送的食物还没有来得及品尝,于是他请对方再次作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 钩绳异曲直,凿枘殊圆方:这里用“钩绳子”和“凿枘子”作为比喻,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像直钩,有的像曲尺;有的像圆形的卯眼,有的像方形的榫头,形象地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多样性。
- 蛤死不脱壳,锥颖要出囊:这里的“蛤死了不脱壳”和后面的“锥颖要出囊”都是用来比喻某些人固执己见,不肯改变。
- 风蛇互矜怜,蚌鹬相探尝:这里的“风蛇”和“蚌鹬”都是用来比喻那些互相攀比、争斗的人。
- 纷然天壤间,巨细靡不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大小事情都包含其中。
- 孰能使之齐,贤哉我未皇:这里的“孰能使之齐”是问谁能让这一切和谐统一,而“贤哉我未皇”则是表示自己虽然贤明但仍然无法做到。
- 付之将毋同,蛮貊犹故乡:这里的“付之将毋同”是说不要把事物看得过于一致,而“蛮貊犹故乡”则是说即使是边远地区也如同自己的故乡一样亲切。
- 方生天马驹,头作千里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新生的骏马就像是一匹天马,其头角长得很茂盛。
- 平生刚褊心,立朝慕周昌:这里的“平生刚褊心”是说自己平时性格刚直而有些褊狭;而“立朝慕周昌”则是表示自己向往周昌这样的正直之士。
- 置之岯山下,所用乃针芒:这里的“岯山”是一种地名,而“针芒”则是指细小的工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把这种微小的事物放在岯山下,那么它的作用就会如同针芒一样微不足道。
- 苦憎茶扰人,能妨春梦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很讨厌喝茶这件事,因为它会打扰自己的睡眠,影响自己的休息。
- 季也谓不然,辨理殊坚强:这句诗中的“季也”指的是别人,而“辨理殊坚强”则是说自己并不认同别人的这种看法。
- 我欲两可之,笙磬同一堂:这里的“两可之”是指两种观点都可以接受,而“笙磬同一堂”则是说音乐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同时发出笙声和磬声,和谐统一。
- 楚人固失矣,齐论亦岂当:这里的“楚人”和“齐论”都是指不同地区的人们或观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楚人和齐人说的都是同样的话,但他们的观点却并不相同。
- 请归亡是翁,文字搜枯肠:这里的“亡是翁”是指孔子的学生颜回,而“文字搜枯肠”则是说自己想要寻找一种能够深入骨髓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赏析:
- “既和时敏止茶诗矣而允迪所饷犹未及请再次韵求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停止了喝茶,但我所得到的允迪的馈赠还来不及品尝,所以我请求对方再次作诗来表达我的心意。这是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 “钩绳异曲直,凿枘殊圆方”:这里的“钩绳子”和“凿枘子”都是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钩绳子有直有曲,而凿枘子也有圆有方,形象地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多样性。这是一种对人性深刻的观察和描绘。
- “蛤死不脱壳,锥颖要出囊”:这里的“蛤死了不脱壳”和后面的“锥颖要出囊”都是用来比喻某些人固执己见,不肯改变。这是一种对人性中固执一面的揭示和批判。
- “风蛇互矜怜,蚌鹬相探尝”:这里的“风蛇”和“蚌鹬”都是用来比喻那些互相攀比、争斗的人。这是一种对人性中争斗一面的揭示和批判。
- “纷然天壤间,巨细靡不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大小事情都包含其中。这是一种对世界万象的概括和赞美。
- “孰能使之齐,贤哉我未皇”:这里的“孰能使之齐”是问谁能让这一切和谐统一,而“贤哉我未皇”则是表示自己虽然贤明但仍然无法做到。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反思和自省。
- “付之将毋同,蛮貊犹故乡”:这里的“付之将勿同”是说不要把事情看得过于一致,而“蛮貊犹故乡”则是说即使是边远地区也如同自己的故乡一样亲切。这是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 “方生天马驹,头作千里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新生的骏马就像是一匹天马,其头角长得很茂盛。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 “平生刚褊心,立朝慕周昌”:这里的“平生刚褊心”是说自己平时性格刚直而有些褊狭;而“立朝慕周昌”则是表示自己向往周昌这样的正直之士。这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 “置之岯山下,所用乃针芒”:这里的“岯山”是一种地名,而“针芒”则是指细小的工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把这种微小的事物放在岯山下,那么它的作用就会如同针芒一样微不足道。这是一种对小事的轻视和忽略。
- “苦憎茶扰人,能妨春梦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很讨厌喝茶这件事,因为它会打扰自己的睡眠,影响自己的休息。这是一种对生活琐事的抱怨和无奈。
- “季也谓不然,辨理殊坚强”:这句诗中的“季也”指的是别人,而“辨理殊坚强”则是说自己并不认同别人的这种看法。这是一种对他人观点的质疑和挑战。
- “我欲两可之,笙磬同一堂”:这里的“两可之”是指两种观点都可以接受,而“笙磬同一堂”则是说音乐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同时发出笙声和磬声,和谐统一。这是一种对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
- “楚人固失矣,齐论亦岂当”:这里的“楚人”和“齐论”都是指不同地区的人们或观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楚人和齐人说的都是同样的话,但他们的观点却并不相同。这是一种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和包容。
- “请归亡是翁,文字搜枯肠”:这里的“亡是翁”是指孔子的学生颜回,而“文字搜枯肠”则是说自己想要寻找一种能够深入骨髓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一种对写作和思想的深入挖掘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无奈和抱怨,以及对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