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箫声断一杯残,翠袖云鬟共倚栏。
要藉馀阴清晚醉,酸寒莫作子猷看。
【注释】
竹轩:在竹林中的亭子,这里指竹制的小楼。笙箫声断:笙、箫都是吹奏乐器,笙箫声中断,说明乐曲停止。一杯残:一杯酒喝完了。云鬟:云发。形容女子的美貌。馀阴:夕阳的余光。酸寒:比喻酒味酸冷。子猷:晋王徽之(字子猷),爱竹,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佳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竹轩中饮酒时作,写诗人饮酒后与朋友共饮,并借酒消愁的情怀。
首句“笙箫声断一杯残”,描写的是诗人饮酒的情景,诗人在竹轩饮酒,听到笙箫的声音突然中断,酒杯也空了。这两句诗写的是一个静寂的场景,但通过“笙箫声断一杯残”,写出了主人宴客时欢声笑语的氛围,使人感到一种欢快的气氛。
第二句“翠袖云鬟共倚栏”,描绘的是宴席上宾朋满座,大家围坐在竹轩的栏杆旁,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和音乐,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生活画面。
第三句“要藉馀阴清晚醉”,表现了诗人想要借助傍晚的余光来享受自己的快乐时光,他希望能够在这样的时刻里尽情地享受生活的愉悦,忘却所有的烦恼。
最后一句“酸寒莫作子猷看”,诗人以王徽之的故事提醒朋友们,不要因为酒味酸寒而看不起酒,也不要因为喝酒而失去了自我,忘记了生活的本质。诗人希望朋友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不要被世俗所束缚。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