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兀兀究遗编,圣处工夫也自贤。
政苦齑盐食不足,诸生毋诮腹便便。
【注释】
兀兀:劳碌的样子。遗编:指遗落未尽的典籍,借指学术著作。圣处:圣人之处,指圣贤之学。苦:艰难。齑盐:指饮食简单。便便:通“便肊”,形容身体瘦弱。
【赏析】:
《蒲中杂咏·精思轩》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
首句“穷年兀兀究遗编”,意思是说作者整年辛勤钻研遗留下来的书篇,以期穷尽其中的智慧。这里,“究”意为研究、探究、钻研。“遗编”是指遗留下来的典籍或书籍。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执着与热爱,以及他在学术研究中的勤奋精神。
颔联“圣处工夫也自贤”,意思是说在圣贤之地从事学术研究,也能体现出自己的高尚品德。这里的“圣处”指的是学术上的最高境界或领域,“圣处工夫”则是指在这些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而“自贤”则表示这种学术工作本身就体现了作者的高尚品格。这一句赞美了那些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们,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更是为了体现自己的道德修养。
颈联“政苦齑盐食不足”,意思是说在艰苦条件下生活,连饭都吃不饱。这里,“政苦齑盐”形容生活的困苦,“齑盐”是一种调味品,但在这里比喻为艰难的生活条件。“食不足”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和辛酸。这一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个人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民的疾苦。
尾联“诸生毋诮腹便便”,意思是说学生们不要嘲笑我身体瘦弱、行动不便。这里的“诸生”指的是学生或同辈人,而“便便”则是形容身体瘦弱的状态。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学生们的关心和期望。他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他的处境,不要因此而嘲笑他。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努力和付出的描述,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知识的热爱追求。同时,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民的疾苦。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反映现实问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