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传烽急,长安亦响振。
老儒稽变事,强敌暴生民。
廷议衣冠客,书闻草野臣。
诸公咸世杰,天子识平津。
开府三司旧,提兵十万新。
丹青大信着,明白睿谋伸。
赐马飞龙亚,分衣宝带亲。
貔貅帐下士,鹓鹄幕中宾。
虎节关河雪,天街毕昴尘。
朔方须筑郡,燕谷豫含春。
策效曾无敌,师行辄有神。
人心惟助顺,天道亦亲仁。
执钺来刑虢,勾芒下赐秦。
成功符屈指,默化剧陶钧。
既已通西域,还应察佩珉。
焉知充国颂,不足壮麒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望》,全诗如下:
上夏太尉
四海传烽急,长安亦响振。
老儒稽变事,强敌暴生民。
廷议衣冠客,书闻草野臣。
诸公咸世杰,天子识平津。
开府三司旧,提兵十万新。
丹青大信着,明白睿谋伸。
赐马飞龙亚,分衣宝带亲。
貔貅帐下士,鹓鹄幕中宾。
虎节关河雪,天街毕昴尘。
朔方须筑郡,燕谷豫含春。
策效曾无敌,师行辄有神。
人心惟助顺,天道亦亲仁。
执钺来刑虢,勾芒下赐秦。
成功符屈指,默化剧陶钧。
既已通西域,还应察佩珉。
焉知充国颂,不足壮麒麟。
注释:
- 上夏太尉:太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可能是指唐朝的太尉。
- 四海传烽急,长安亦响振:四方各地都传来战报,长安城也感受到了震动。烽火台传递紧急讯息,长安城内的人们也为之震惊。
- 老儒稽变事:年老的学者面对变化的事情显得无能为力。这里的“变事”指的是国家面临的战争和动荡情况。
- 强敌暴生民:敌人强大,导致百姓遭受苦难。这里的“暴生民”指的是敌人的侵扰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 廷议衣冠客:朝廷上议论的大多是穿着华丽衣服、地位显赫的人。
- 书闻草野臣:书信中听到的都是来自边远地区、身份卑微的臣子们的声音。
- 诸公咸世杰:众位大臣都是世代杰出的人才。
- 天子识平津:皇帝了解并赏识那些有能力的人才。这里的“平津”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或者是与人才相关的地名。
- 开府三司旧:开设了一个新的官署,恢复了三司制度(宰相、枢密使、三司使)。
- 提兵十万新:调集了十万兵马进行军事训练。
- 丹青大信着,明白睿谋伸:用丹青画下了大汉朝的诚信和睿智谋略。这里的“大信”指的是国家的诚信,“睿谋”指的是明智的谋略。
- 赐马飞龙亚:赐予骏马,象征着尊贵的地位。
- 分衣宝带亲:将衣物和腰带分给身边的人,表示亲近和支持。
- 貔貅帐下士:像貔貅一样勇猛的士兵在帐下。
- 鹓鹄幕中宾:像鸾凤一样的官员在幕府中。
- 虎节关河雪,天街毕昴尘:拿着象征军权的虎符,走在积雪覆盖的道路上,天空中飘着大雪,尘埃飞扬。
- 朔方须筑郡,燕谷豫含春:北方边疆需要修筑城池,而燕地山谷则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 策效曾无敌,师行辄有神:他的策略曾经无敌,每次出征都能够取得成功。
- 人心惟助顺,天道亦亲仁:人们的心可以辅助顺从,天地也有仁慈的一面。
- 执钺来刑虢,勾芒下赐秦:手持斧头来惩罚虢国的君主,苍龙星下降到秦国赐福。
- 成功符屈指,默化剧陶钧:成功就在眼前,默默的影响却如同陶冶器物一样深远。
- 既已通西域,还应察佩珉:既然已经打通了西域的道路,就应该更加小心谨慎地处理事务。
- 焉知充国颂,不足壮麒麟:怎么知道《充国颂》这样的作品就足以证明汉昭帝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