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
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
春草愁山中,王孙发垂丝。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
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
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
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寄密令杨彦文再举学官皆中正
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
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
春草愁山中,王孙发垂丝。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
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
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
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

译文:
寄语密州令杨彦文再次被提拔为学官,他们都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中正。
三年没见到你,相见之时又当何时?
过去离别并不觉得时间很久,未来的时间却难以预料。
我像周南一样被困在一个地方,像太史一样感到悲伤。
山上的春草让人感到忧愁,王孙已经满头白发。
我常常抱着宝物却像迷路一般,向别人赠送玉石却又像怀疑。
听说你已经多次被推荐,我却一年年独自徘徊。
得到鹿的机会在于诡诈的遭遇,丢失羊的机会却有很多歧路。
写作书籍时我非常快乐,回头一看却只能徒增相思。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作品。诗中表达了他与友人杨彦文重逢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杜甫在诗中描绘了自己身处困境却仍然坚持写作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和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