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南山见寿星,百蛮回首奉威灵。
梨园法部兼胡部,玉辇长亭复短亭。
河鼓暗期随日转,马嵬恨血染尘腥。
西归重按凌波舞,故老相看但涕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为“明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岁岁南山见寿星,百蛮回首奉威灵。
- 注释:“南山”通常指终南山,这里用来象征唐玄宗的长生不老的愿望;“寿星”是长寿的象征。
- 译文:每年在终南山都能看见寿星出现,百蛮(少数民族)都回头瞻仰唐玄宗的威严。
梨园法部兼胡部,玉辇长亭复短亭。
- 注释:“梨园”是指宫廷中专门为皇帝演唱音乐的歌舞团;“法部”可能指的是法律部门或宫廷中的其他机构;“胡部”指来自胡地的音乐部门,即北方地区。
- 译文:宫廷中既有法律部门的人员,也有来自北方的音乐家,他们的表演让皇帝乘坐着玉辇(皇家御用马车)在长亭和短亭之间往来巡游。
河鼓暗期随日转,马嵬恨血染尘腥。
- 注释:“河鼓”古代天文学术语,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
- 译文:河鼓星按照太阳的位置移动,而唐玄宗的死却让马嵬坡上的血迹染上了尘埃。
西归重按凌波舞,故老相看但涕零。
- 注释:这里的“凌波舞”是指《霓裳羽衣舞》,这是唐代著名的舞蹈,由杨贵妃所演。
- 译文:当玄宗西归时,他重演了《霓裳羽衣舞》来表达自己的哀悼之情。而年迈的老人看到这些舞蹈,只能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玄宗晚年生活的奢华与悲哀。诗中多次提到“寿星”、“南山”等象征长生不老和帝王尊严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终结的无奈。诗中还描绘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不忘享受歌舞升平的生活,体现了他的执着与哀愁并存。此外,诗中的“故老相看但涕零”也揭示了人民对皇帝死亡的哀伤与不舍,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