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议超今昔,文章适典彝。
老成嗟已远,后学欲谁师。
封域南阳旧,交亲北陌悲。
他年门弟子,下马识丰碑。
诗句释义:在这首诗中,”论议超今昔,文章适典彝”意味着刘一止对过去与现在的辩论和文学作品的评价非常高。”老成嗟已远,后学欲谁师”表达了对老一辈学者的哀悼和对未来学生导师的期待。
译文:
在这首诗中,刘一止赞扬了历史上的辩论和文学作品,认为它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感叹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已经离世,而他希望能找到一位优秀的老师来指导后来者。
关键词解释:
- 葛鲁卿待制挽诗二首二首:这组诗是刘一止对已故官员葛鲁卿的追悼之作。
- 论议超今昔:指葛鲁卿的辩论和文学作品超越时间限制,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 文章适典彝:指其作品符合道德标准,值得后人学习。
- 老成嗟已远:感慨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先辈已经去世。
- 后学欲谁师:表达自己作为后人,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
- 封域南阳旧:指葛鲁卿曾经担任过南阳地方的重要官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令人感慨。
- 交亲北陌悲:描述与葛鲁卿的友情和关系,现在只能在北边的街头怀念。
- 下马识丰碑:表示将来有机会见到葛鲁卿留下的丰碑,即墓碑。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葛鲁卿的生平和成就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卓越贡献和不朽精神。刘一止通过诗歌向读者传达了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前辈智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