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钟动晓寒清,度柳穿花隐隐声。
三十六宫梳洗罢,却吹残烛待天明。
诗句“景阳钟动晓寒清,度柳穿花隐隐声。”是宋代刘子翚的《景阳钟二首·其一》中的开篇,描绘了晨钟在寒冷中响起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景阳钟动:
- “景阳”是指南朝齐武帝时的一座高楼,名为景阳楼,位于京城建业(今南京)。这座楼因其高耸入云而闻名。
- “钟”即古时候报时钟,用来报告时间。
- “动”在这里指的是钟声响起,通常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晓寒清:
- “晓”指的是早晨,“寒”表示冷,“清”则是清新的意思。这里形容的是清晨时分,空气中弥漫着冷冽的气息。
- 度柳穿花:
- 描述了钟声穿过柳树和花朵的声音,给人以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
- 隐隐声:
- “隐隐”表示声音细微,不是非常明显。这里的“声”指的是钟声,它随着风轻轻吹过,让人感到既神秘又悠远。
- 三十六宫:
- “三十六宫”是对古代皇宫的一种泛称,其中的每一个宫殿都代表了皇帝的权威和权力的象征。
- “梳洗罢”则描绘了皇宫中的宫女们在早晨结束洗漱后的场景。
- 却吹残烛:
- “却”意味着相反或相对,“吹”指吹蜡烛的动作。这里暗示了宫女们在宫中忙碌了一整夜后,趁着晨光熹微的时刻点燃了最后一支蜡烛,为新的一天做好准备。
- 待天明:
- “待”表示等待,“天明”即天亮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宫女们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对光明的渴望。
通过对《景阳钟二首·其一》的逐句解析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景象。这首诗不仅是对景阳钟声响起那一刻的记录,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时间的感知、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