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争衡际,诸君袖手观。
群然著珠履,谁肯捧铜盘。

【注释】

杂咏一百首其一毛遂:战国赵人,字亮臣,平原君门下客。为人慷慨有大志,以合纵抗秦著名。合纵即六国联合抗秦之策。此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国为抗秦而结成的联盟。衡:平。际:当道。诸君:诸位君子。袖手观:袖手旁观,不参与。着珠履:穿着绣有明珠的鞋。《史记·平原君列传》载,平原君与赵胜及门客在易水边送行,宾客们皆作歌:“今日一别兮,如有江河之广。”其中“珠履”二句是说宾客们穿着华美之服,但都袖手旁观,没有谁肯捧上铜盘来为平原君饯行,以致酒器不够。

【赏析】

《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秦国不断侵扰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决定前往说服楚王援救赵国,于是他就请求与楚王同去游说。到了楚国,他鼓足勇气,对楚王大加陈词,并要求楚王答应出兵援助赵国。楚王被其气势所折服,便答应派兵援救赵国。于是,平原君率五国联军与秦军大战,终于打败了秦军,使赵国转危为安。事后,毛遂也因功劳显赫而名扬天下。

这首诗是毛遂向平原君自荐时所作的诗。《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秦围邯郸,平原君访门下有能为奇者,毛遂请从。至楚,与楚成得见楚王出见宋玉、子兰等辈,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平原君怒,问曰:“何人也?”对曰:“胜闻商汤、周武王伐桀、纣,并师径度,击破纣头,流血漂橹;伯举呼鹰于天,徒手距虎豹,卒杀猛兽如摧枯索耳!且举世皆然,毛遂独否耶!”平原君乃笑其陋,延入坐为上客。毛遂从此闻名。

这首诗通过描写毛遂在赵国求见平原君,陈述自己的意见和主张,最后说服平原君,使赵国得以脱险的故事,表现了毛遂敢于直谏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