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设床临牖,何须绶着身。
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着身。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已设床临牖:意味着诗人已经布置好了房间的床,并面对着窗户。在古代汉语中,“临”和“牖”分别表示面对或靠近。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安逸的居家环境,诗人通过设置床的位置来欣赏窗外的风景或者享受室内的宁静。
  2. 何须绶着身: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看法,他并不认为拥有这些是必要的。这里的“绶”可能指的是官衔或荣誉的象征物,而“着身”则是指佩戴或依附。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装饰或地位的象征,而在于内在的品德和智慧。
  3. 遂令移鼎贼:这里的“移鼎贼”指的是能够轻易改变现状或权力结构的人。诗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他人或破坏稳定的行为。
  4. 知愧饰巾人:表达了对那些表面上装模作样、内心却缺乏真实情感和真诚态度的人的批评。这里的“愧”表示羞愧或内疚,而“饰巾人”则指那些外表修饰得非常好,但实际上内心空洞、缺乏诚意的人。

关键词注释:

  • 已设床临牖: 设置床的位置,面向窗户,暗示诗人想要享受自然美或室内的宁静。
  • 何须绶着身: 无需依靠外在的荣誉或地位,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 遂令移鼎贼: 描述那些破坏稳定、操纵权力的人物。
  • 知愧饰巾人: 批评那些表里不一、虚伪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简单场景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诗人刘克庄通过对“已设床临牖”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而“何须绶着身”则揭示了他对名利看淡的人生哲学,表明真正的价值来源于内心的修养和人格的魅力。此外,通过“遂令移鼎贼”和“知愧饰巾人”的描写,诗人批评了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内心空虚的社会现象,呼吁人们追求真实、正直的品质。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