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始于荣卫,哀哉不豫谋。
贪生讳闻死,天下几桓侯。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三中,扁鹊的诗句“疾始于荣卫,哀哉不豫谋。贪生讳闻死,天下几桓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以下是对该句诗词及其翻译、注释的解析:
诗句原文:
疾始于荣卫,哀哉不豫谋。
贪生讳闻死,天下几桓侯。译文:
疾病从荣卫开始,悲哀啊未提前治疗。
贪图长寿而讳言死亡,天下有几人能成为桓侯?注释与赏析:
- “疾始于荣卫”:这里的“荣卫”指的是人体的心脏和血管,象征着疾病的发生地。疾病通常从这些部位开始,暗示了健康问题往往源于内部,而非外界因素。
- “哀哉不豫谋”:表达出诗人对疾病无法预防和及时治疗的悲哀之情。这里的“不豫谋”意味着人们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去应对这种状况,反映出一种无奈和悲伤。
- “贪生讳闻死”:反映了一种对生命过度追求的态度,甚至到了讳言死亡的地步。这可能暗示了一种恐惧或逃避现实的心态,不愿意面对生命的终结。
- “天下几桓侯”:这里的“桓侯”是指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一位以宽厚著称的诸侯。诗人通过对比桓侯的形象和现实情况,表达了对现实中那些未能像桓侯一样重视生命和及时治病的人的讽刺和批评。
刘克庄通过《杂咏一百首·其六十三·扁鹊》这一作品,不仅揭示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表达了对生活中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也是对人们生活态度的一种鞭策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