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名高世,皆由艺入神。
未应除扁鹊,世上便无人。
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五 李黐
李黐,字子长,元末明初人,以诗文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在这首诗中,李黐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名高世、艺入神现象的反思。通过比喻和象征,他揭示了名利对人的腐蚀作用,以及人性中的真善美。
- 诗句释义:
- “自昔名高世,皆由艺入神。”:自古以来,那些名声显赫的人都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达到神妙的境界。
- “未应除扁鹊,世上便无人。”:如果现在有人能除掉所有有名望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一个人了。
- 译文注释:
- “自昔名高世”:自古以来,那些名声显赫的人。
- “皆由艺入神”:都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达到神妙的境界。
- “未应除扁鹊”:不应该除掉所有有名望的人。
- “世上便无人”:那么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一个人了。
- 赏析:
- 这首诗是李黐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他认为,虽然有些人因为才华出众而名声显赫,但他们的才华并没有转化为对社会有益的行为。相反,他们追求名利的欲望使他们变得虚伪和自私。
- 诗人借用“扁鹊”这一典故,表达了他对那些为了名誉而不择手段的人的不满和批评。他认为这样的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 最后一句“世上便无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摆脱名利的束缚,回归本真,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李黐的《杂咏一百首》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更是一篇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人生和社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