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壁万仞馀,江流绕其趾。
仰视不见天,森秀拔地起。
中洞既深豁,旁窦皆奇诡。
惜哉题识多,苍玉半镵毁。
安得巨灵凿,永削崖谷耻。
缅怀两伏波,往事可追纪。
铜柱戍浪泊,楼船下湟水。
时异非一朝,地去亦万里。
山头博德庙,今为文渊矣。
谓予诗弗信,君请订诸史。

诗句解析:

  1. 悬壁万仞馀,江流绕其趾: 这句描绘了伏波岩高耸入云的景象,以及江水环绕其脚下的景色。”悬壁万仞”指的是岩石高耸如万丈深渊,而”江流绕其趾”则描述了江水绕过岩脚流淌。
  2. 仰视不见天,森秀拔地起: 通过仰望伏波岩,诗人发现连天空都看不见了,只能看到岩石突兀地矗立在地面上,形容其高大和雄伟。
  3. 中洞既深豁,旁窦皆奇诡: 这里描述了伏波岩内部的洞穴既深邃又开阔,周围的小洞穴都充满了奇特的形状和结构。
  4. 题识多,苍玉半镵毁: 由于题刻众多,使得原本光滑的青石上留下了许多刀痕,部分已经破损。
  5. 安得巨灵凿,永削崖谷耻: 表达了对于无法用巨力凿出平整崖面的遗憾,同时也暗示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6. 缅怀两伏波,往事可追纪: 怀念历史上著名的两位伏波将军(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或马革裹尸的故事),他们的事迹值得后人铭记。
  7. 铜柱戍浪泊,楼船下湟水: 描述了古代军队用铜柱作为标志,在浪泊驻守;楼船驶过湟水的场景。
  8. 时异非一朝,地去亦万里: 指出时间和空间的变迁是瞬息万变的,距离和时间的长短难以衡量。
  9. 山头博德庙,今为文渊矣: 指现在的山头有一座供奉博德将军的庙宇,现在已经成为了文化深厚的地方。
  10. 谓予诗弗信,君请订诸史: 表示诗人的诗歌不一定被相信,建议读者可以查阅史书来验证。

译文:

伏波岩巍峨高耸,高达万仞之巅,江水环绕其足下流淌。我仰视它看不到天空,只有峭立于大地之上的壮丽。岩内洞穴深邃宽广,周围小洞形态各异。可惜的是这些题刻太多了,青石被刻画得满是刀痕。我多么希望能用巨力凿开岩石让它们平坦,但遗憾的是这做不到。
我怀念历史上的两位伏波将军,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感敬佩。铜柱作为标志在浪泊驻守,楼船驶过湟水。时光流转变化,不是一两天的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也是万里之遥。现在的山头有一座供奉博德将军的庙宇,已经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我怀疑我的诗作是否可信,您可以尝试查证史书来确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伏波岩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和历史遗迹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对伏波岩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它的雄伟壮观,还表达了对于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诗中的对比(如“时异非一朝”与“去亦万里”)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地理距离的感慨。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