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目不欺暗室,呻吟少下禅床。
悟后尽除业障,定中或放毫光。
注释:左眼疼痛,六言九首中第七首。
熏目(yùn):指佛教的“熏修”,指以禅定的方法净化自己的心灵、思想、行为、言语等。
不欺暗室:指在黑暗中也能诚实守信。
呻吟少下禅床:意指在痛苦时不要勉强修行,以免增加烦恼。
业障:佛教语,指人因无明愚痴而造下的恶业和障碍,即众生的轮回之因。
定中或放毫光:意指在禅定时,心念清净,可以见到佛性本有的智慧之光。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坚持修行的信念,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熏修”的理念,即通过修行净化心灵,消除烦恼。诗中的”不欺暗室”、”呻吟少下禅床”等句,都是对这种修行态度的具体描绘。而”悟后尽除业障”则表明了修行的目的,即通过领悟佛法,消除内心的烦恼和困扰,以达到解脱的境界。最后一句”定中或放毫光”则是对修行者内心状态的描述,暗示着他们在禅定中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能够清晰地看到佛法的本质。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也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