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欺人后,枝头已自疏。
鸟啼因散去,花落是惊馀。
冲雨知何许,流声已瞥如。
不应红颤雨,犹似暗沾裾。
青子疑弹雀,红桃借网鱼。
开元宫更远,王母寄谁书。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风雨欺人后,枝头已自疏。
- 风雨欺人后: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侵袭。
- 枝头已自疏:暗示着风雨过后,树枝显得更加脆弱,花朵也纷纷散落。
- 鸟啼因散去,花落是惊馀。
- 鸟啼因散去:鸟儿因为风雨而飞散,声音也随之消失。
- 花落是惊馀:花朵的落下让人感到惊奇和不舍。
- 冲雨知何许,流声已瞥如。
- 冲雨知何许:雨水冲刷的声音让人好奇它的来源。
- 流声已瞥如:雨水落下的声音在耳边一闪而过。
- 不应红颤雨,犹似暗沾裾。
- 不应红颤雨:红色的花瓣不应该被雨水轻轻触碰就颤抖起来。
- 犹似暗沾裾:雨水落在衣物上,就像被风吹动一样。
- 青子疑弹雀,红桃借网鱼。
- 青子疑弹雀:青色的小果子让人误以为是小鸟啄食。
- 红桃借网鱼:红色的桃子仿佛是鱼儿在水下的网中挣扎。
- 开元宫更远,王母寄谁书。
- 开元宫更远:古代的皇宫距离这里很远,无法接近。
- 王母寄谁书:王母娘娘寄来的信函,无人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叹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风雨、鸟儿、花朵等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之中。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寓意深远,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