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度推明哲,风猷蔼缙绅。
何言止中寿,遂不秉洪钧。
翰墨时争宝,词章晚愈新。
哭哀文伯母,悲感路傍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识度推明哲,风猷蔼缙绅。何言止中寿,遂不秉洪钧。
  • 识度推明哲: 这里的“识度”指的是才智和度量,而“明哲”指的是明智的领导者或智者。诗人在赞美宋宣献公具有卓越的智慧和远见卓识,能够识别和选拔贤能之士。
  • 风猷蔼缙绅: “风猷”指的是治国的方略或政策,“蔼”意为广泛、普遍,“缙绅”指士大夫阶层。这句诗表达了宋宣献公的施政策略得到广泛赞誉,其政策惠及社会各界人士。
  • 何言止中寿,遂不秉洪钧。: “中寿”即中年时期,“秉”是掌握、执掌的意思,“洪钧”原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力,这里比喻国家大事。诗人质疑宋宣献公是否因为年龄原因不再执掌国家大事,暗示他应继续承担领导责任。
  1. 翰墨时争宝,词章晚愈新。
  • 翰墨时争宝: “翰墨”指的是书法和文学艺术,“争宝”意味着这些艺术形式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这句诗描绘了当时文人学士对书画等艺术形式的高度重视和争相追捧的情景。
  • 词章晚愈新: “词章”指的是诗词歌赋等文学创作,“晚愈新”表示这些作品在晚年愈发显得新颖独特。这句诗可能暗含对宋宣献公晚期创作能力的肯定和赞赏。
  1. 哭哀文伯母,悲感路傍人。
  • 哭哀文伯母: “文伯”是宋代的一个著名人物,可能是宋朝某位官员或学者,“哀”表示哀恸之情。这里的“文伯母”可能是指宋宣献公的亲族或友人中的一位女性,诗人为其逝世而感到极度悲伤。
  • 悲感路傍人: “路傍”指的是路边,“悲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人群因哀悼而引起的情绪共鸣和感受。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周围人的同情和对社会事件的关注。

总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宋宣献公的智谋、风范及他的晚年成就,展现了其作为政治领导者和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形象。同时,通过对宋宣献公身边文人对其去世的反应的描述,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人对于政治领袖的敬仰和情感投入。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情感的作品,展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及其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