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下牢口,古戍郁嵯峨。
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
白沙飞白鸟,青障合青萝。
迁客初经此,愁词作楚歌。

【注释】

依依:《楚辞·招隐士》中有“余不忍为此态也,故作《大招》以自广也”,是说诗人不忍如此,所以写一首《下牢》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下牢津: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西南)。

依依:形容水势浩荡的样子。

下牢口:指长江入汉江处。

古戍:指古代的边防城堡或要塞。郁:茂盛。

嵯峨:山高而陡,多用来形容山峰的高大。

峡江:指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峡。曲:此处指曲折、弯曲。

转滩:指河流经过险滩时。

白沙:白色的沙子。白鸟:指白色羽毛的鸟儿。

青障:指青色的树木屏障。

迁客:被迫外迁的人。这里指作者本人。经此:经过这里。

愁词:忧愁的诗句,这里指作者写的抒发愁闷的诗。楚歌:即《楚辞·招魂》中的《招魂》,是楚声的歌曲。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被排挤出朝廷,长期流落在蜀中期间。当时他由湖北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下,沿江东下到达四川当涂(今属江苏),顺江而下到下牢津(今湖北宜昌市东)。这首诗就是诗人在离开家乡,踏上旅途时所作。全诗以“愁”为中心,通过描绘三峡之景和长江之水,表达了诗人因远离故土而感到的忧伤之情。

首句“依依下牢口,古戍郁嵯峨。”写诗人乘船来到下牢津口的时候,只见长江水流滔滔,岸边的戍堡矗立在苍翠的山峦之间,显得十分威严壮观。“依依”二字,既形容江水流动的情状,又写出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古戍”点出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郁嵯峨”则突出戍堡的雄伟壮丽,表现出一种苍劲有力的气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面临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他对前途的忧虑与不安。

第二句“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继续描述诗人乘坐船只进入峡谷,江水渐渐变得曲折蜿蜒,两岸的峭壁耸立,山势更加险峻,景色越发壮美。这里的“入峡”、“江渐曲”、“山更多”等词语,都描绘了诗人对三峡风光的惊叹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第三句“白沙飞白鸟,青障合青萝。”则转而描写了长江两岸的自然景观。江面上飘浮着洁白的沙滩,岸边生长着茂盛的青草,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风景线。这里的“白沙”与“青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飞”、“合”两个动词则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动态美,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卷。

第四句“迁客初经此,愁词作楚歌。”“迁客”是指被迫外迁之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他曾经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如今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前往异地谋生。这种无奈与悲伤使得他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一些表达愁绪的诗句。这里的“愁词”并非真正的诗歌,只是借用了这个词语来形象地描绘诗人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广阔。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三峡之景、江水之流、山石之险等各种自然元素融入其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白沙”、“青草”、“飞鸟”、“青萝”等细节的描写,赋予了这些景物以生命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