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庐徼道发传呼,帝宇沉沉璧月孤。
重橑祇闻喧斗鼠,危枝谁见绕惊乌。
石螭霜重连钩盾,玉虎冰消下辘轳。
素发自怜同骑省,一竿何日钓秋鲈。

【诗句释义】

千家庐舍的小路在夜晚响起了传呼声,帝居宫殿沉浸在深深的黑暗中,只有月亮孤单地悬挂。

重重的屋檐传来了斗鼠的喧哗,高高的树梢上盘旋着惊忧的黄莺。

石螭(cí)的栏杆在寒霜中连着钩盾门,玉虎的雕塑已消融在冰封的辘轳旁。

白发满头我羡慕当年在骑省为官的日子,何时能够再次钓到秋天的鲈鱼?

【译文】

千家小路上深夜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深宫里寂静无声,只有一弯孤月独自高悬。 重重屋瓦下,传来了老鼠打斗的声音,树枝间,惊起的鸟儿绕飞盘旋。 石螭栏干在冷风中连接着钩盾门,玉虎雕象早已融化在寒冷之中,从辘轳边溜走。 白发人感叹岁月无情,怀念往昔骑省为官的日子,不知何日才能再次垂钓于秋水之滨。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时期(大中五年,公元855年)。诗人因“刺言激切”被贬为道州刺史(今湖南道县),途中经过衡州时写下此诗。诗中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衡州的夜宿所见所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以及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愤懑。

首联“千庐徼道发传呼,帝宇沉沉璧月孤。”写夜宿衡州道中的情景。诗人自比为“直夜”之人,而“千庐”(指沿途众多驿站)中的行人络绎不绝,都在忙着传递紧急的文书。这一句中,“直夜”二字表明了作者的孤独感与对现实的无奈感;“千庐”二字又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荒凉。

颔联“重橑祇闻喧斗鼠,危枝谁见绕惊乌。”继续描述这一情景。诗人通过“喧斗”、“惊乌”等词汇,将夜宿衡州的荒凉与寂寥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这两句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鼠和鸟这些寻常之物,在如此荒凉的环境中也能发出声音,仿佛是在诉说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颈联“石螭霜重连钩盾,玉虎冰消下辘轳。”进一步描述了衡州的夜景。诗人以“石螭”、“玉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连钩盾”暗示了官府的威严,而“冰消下辘轳”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又展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深刻思考。

尾联“素发自怜同骑省,一竿何日钓秋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他曾经担任过骑省官员,但现在却身处异乡为官,不禁感慨万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期待:希望能够有一天再回到故乡,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又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许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