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一楼足,悠然万虑忘。
拓开风月地,压断水云乡。
四野留春色,千峰明夕阳。
眼前无限景,何处认潇湘。
夏曼卿新建了一座楼,名叫“潇湘片景”。他前来求画,并索要诗作。
有了这层楼足矣,我就能悠然自得地忘却一切烦恼。
推开窗户仿佛拓开了一片风月之地,压住云层仿佛压断水面和天空。
四周的田野留下了春色,千峰上夕阳明晃晃。
眼前有无穷无尽的美景,哪里还能辨认出潇湘?
有此一楼足,悠然万虑忘。
拓开风月地,压断水云乡。
四野留春色,千峰明夕阳。
眼前无限景,何处认潇湘。
夏曼卿新建了一座楼,名叫“潇湘片景”。他前来求画,并索要诗作。
有了这层楼足矣,我就能悠然自得地忘却一切烦恼。
推开窗户仿佛拓开了一片风月之地,压住云层仿佛压断水面和天空。
四周的田野留下了春色,千峰上夕阳明晃晃。
眼前有无穷无尽的美景,哪里还能辨认出潇湘?
【解析】 此诗作于元朝初年,诗人在立春前五日得雪,即景抒情,抒发自己对时令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首联“雪作春前瑞”写冬去春来,雪花纷扬。颔联“银城拥万家”,写雪花纷纷降落大地,覆盖了整个城市,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片洁白之中。颈联“太婆头欲白,九子顶先华”以拟人手法,写出雪花飘飘而下,给老人的白发增添了几分光彩。尾联“封梅惜损花”写雪花落在梅花上,使梅花失去了盛开的机会。 【答案】 译文:
【解析】 这是一首和答诗。薛能,字太拙,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大顺进士,曾任监察御史。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答谢之作,内容是酬答薛君自号云屋来访池阳,以诗见贻,用韵答之的。首联两句,写薛君到来。“清晨”,点明时间。薛君来时,有人敲门,“剥啄”声起,“喜得薛能诗”,诗人欣然命笔,挥毫泼墨。颔联两句,写薛君赠诗。“风月一囊锦”,指薛君的诗如同锦囊中藏有锦绣般的风月;“江湖两鬓丝”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有方叔材用余和薛云屋歌见贻次韵奉酬” - 方叔材 - 古代人名,此处可能是指方叔材的才华或成就。 - 用余 - 可能指诗人自己(用余)对诗的回应。 - 薛云屋歌 - 可能是一首诗歌,由薛云屋创作,此句意指薛云屋的歌曲被我接受并给予回应。 - 次韵奉酬 - 按照原诗的韵律和风格进行回应。 2. “江湖前辈尽,何敢易言诗。” - 江湖前辈 - 指在诗坛上有经验的前辈们。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尚闻深巷语乌衣 - 描述诗人在金陵(今南京)的某个小巷里听到关于旧日贵族乌衣巷的故事。乌衣巷位于今天的南京市中心,曾经是东晋、南朝时期许多达官贵人的居住地,因此这里充满了历史的气息。 2. 无复高堂彩凤仪 - 意指那些昔日辉煌一时的高堂不再,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和风采。凤凰通常象征着高贵和荣耀,这里的“彩凤仪”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繁华和尊贵。 3. 栋宇半攲元帝庙 -
【诗句释义】 1. 从板桥买舟上青阳:在板桥处购买船只前往青阳。 2. 卸马板桥西,扁舟逆上溪:卸下马匹,从板桥往西走,乘坐扁舟逆流而上。 3. 水锼岩骨断,烟截树头齐:水流冲刷岩石,使得岩石断裂;烟雾切断树木,使树木参差不齐。 4. 野鸭惊人起,村鸡上树啼:野鸭被惊起,村鸡在树上鸣叫。 5. 老农头雪白,犹自把锄犁:老农头发已经全白,但仍在继续耕作。 【译文】 从板桥买舟前往青阳,卸下马匹
《池州》 注释: 一城方九里,宛在水中坻。 城边小水,如在陆地之上;城角有水,似在陆地之中。 额揭颜公字,碑传杜牧诗。 城上刻着颜真卿的字迹,上面还有杜牧的诗句。 昔年称上郡,今日逼边陲。 昔日这里曾称上郡,如今却靠近边境了。 莫望长江北,天寒风正悲。 不要再向长江以北眺望,此时正值严冬,寒风萧瑟令人哀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池州,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一城方九里”
郑安道终岁相聚临别以诗见贻次韵为谢 解把诗言别,那无计可留。梅花两心事,寒雁五更愁。我亦高悬榻,君须独卧楼。后回相忆处,莫返雪中舟。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作者通过描写梅花和寒雁来表达内心的忧虑和思念之情。在分别之际,作者用“解把诗言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但同时表示无法挽留;“梅花两心事”暗示了两人心中都有牵挂对方的情感
【注释】 十日:十天。野径:野外小路上。村垆酒:农村的酒馆,指乡间酒店。蕊:花心,也代指花。背时:不合时宜。心在家:指思念家乡。千里:一作“千里思”。身犹客:犹言身在旅途,像客人一样。九华:地名,今安徽舒城西南,是李白曾居过的地方。官程:官职所规定的行程。 【赏析】 此诗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仕途坎坷、归家无期的悲凉心情。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诗人在山间小路上采得一束野菊,举杯邀月
【注释】 一:第一。 觞:酒杯,这里指酒器。 竟日:一整天。 坐石惊云湿:坐在岩石上,被云雾所打湿。 临池:靠近水池。 密林:密集的树林。 午荫:中午的阴凉。 啼鸟:鸟鸣。 樱桃约:与樱桃有关的约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的一次聚会上作的,写的是和屏翁相聚的情景。 首句“一觞还一咏”,意思是用一杯酒来对饮,再用诗歌来进行吟咏。这里的“还”字,既表明了诗人饮酒吟诗的兴致很高
注释:高远的胸怀超然尘世之外,山林之上三间小屋静静地矗立。绿树环绕村边的树木,青山在海上漂浮。目力所及天穹变化无穷,心境平静地感受到大地的宽广与悠闲。鸥鸟知道人们的快乐,忘却机巧也来此往来。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高旷的情怀和恬淡的心情,描绘了野亭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借此抒发了自己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首句“高怀抗尘外”,写诗人的志趣不在俗世之中
郑安道终岁相聚临别以诗见贻次韵为谢 解把诗言别,那无计可留。梅花两心事,寒雁五更愁。我亦高悬榻,君须独卧楼。后回相忆处,莫返雪中舟。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作者通过描写梅花和寒雁来表达内心的忧虑和思念之情。在分别之际,作者用“解把诗言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但同时表示无法挽留;“梅花两心事”暗示了两人心中都有牵挂对方的情感
注释: 结屋新亭好,登临雅兴长。 结屋建新亭,登高远望,兴致盎然。 心融八窗白,尘隔九衢黄。 心灵与八窗的白色融为一体,尘世与九条道路的黄色相隔。 泛菊金英碎,尝粳玉颗香。 泛舟观赏菊花盛开,品尝粳米散发的香气。 更期梅着蕊,来赏小春光。 期待着梅花绽放,欣赏春天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临新亭、赏菊品粳的诗。诗人通过对新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
秋晚 西风澄晓气,凝观惬幽情。 草润蛩声滑,松凉鹤梦清。 吟怀依水静,病思得秋轻。 忽忆登高近,循篱看菊英。 注释: 1. 西风澄晓气:秋风清新澄澈,如同早晨的气息。 2. 凝观惬幽情:静静地观赏,心情愉悦而满足。 3. 草润蛩声滑:草地上的虫子叫声清脆悦耳,仿佛随着微风在耳边滑动。 4. 松凉鹤梦清:松树凉爽,仿佛与鹤的梦境一样清晰。 5. 吟怀依水静:诗人的心境随着水面的平静而宁静
【注】江滨晚霁:指在江南的江滨,傍晚时天气放晴,景色优美。 平沙路:平坦宽阔的沙滩。晚霁间:傍晚天晴的时候。 水光涵远树:水面波光映照出远处的树木。涵:包容,映照。 云影度空山:云彩的影子映衬着空阔的山峦。度:透过。 吹浪江豚怒:江中波浪拍击,激起的浪花像发怒的江豚。吹浪:吹动波浪。江豚:生活在长江一带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摩霄野鹤闲:高空飞翔的野鹤悠闲自在。摩霄:指高入天空。霄:天空,霄汉。
【注释】 十日:十天。野径:野外小路上。村垆酒:农村的酒馆,指乡间酒店。蕊:花心,也代指花。背时:不合时宜。心在家:指思念家乡。千里:一作“千里思”。身犹客:犹言身在旅途,像客人一样。九华:地名,今安徽舒城西南,是李白曾居过的地方。官程:官职所规定的行程。 【赏析】 此诗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仕途坎坷、归家无期的悲凉心情。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诗人在山间小路上采得一束野菊,举杯邀月
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 柴门通向草径的小道,茅屋旁种着桂枝。 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 挺拔的竹子与连翘树相依,高大的松树与续断相连。 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 仰望天空,绿荫密布;踏步石上,绿花斑驳。 傍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 靠近小溪,牵来牛饮水;老翁自在悠闲。 赏析: 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山村宁静的生活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