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镇古所录,兹山谅其遗。
忆从西江来,恍惚欣见之。
初疑春雨晴,云物出怪奇。
稍稍对岩壁,森森面岭奇。
纷纭类列障,散漫如连帷。
磅礴千里间,众景皆奔驰。
颇讶地轴涌,未觉天柱亏。
不让昆崙高,遂使泰华移。
诸峰七十二,磊砢略可推。
骈观拥佛髻,远睇凝蛾眉。
大或覆钟鼎,细亦铦刀锥。
石匮一何高,梯天此为墀。
崩腾铁马群,中有大将旂。
身居万石贵,气压累卵危。
雄杰亦莫状,清深亦馀姿。
蛟螭护绝磴,草木忘四时。
岂知水晶宫,閟藏神所司。
阴崖彼何灵,颈断不敢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为《望灵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释义:

  1. 岳镇古所录,兹山谅其遗: 这座山峰在历史上被记载过,现在它是它的遗存。
  2. 忆从西江来,恍惚欣见之: 回忆我从西江上来时,好像恍惚中见到了它。
  3. 初疑春雨晴,云物出怪奇: 最初以为是春天的雨后天晴,云和景物呈现出怪异和奇特的形状。
  4. 稍稍对岩壁,森森面岭奇: 渐渐地面对着岩石墙壁,看到岭上的奇峰险峻。
  5. 纷纭类列障,散漫如连帷: 像屏风一样层层叠叠地排列着,又像帷幕那样散乱。
  6. 磅礴千里间,众景皆奔驰: 在千里之间气势磅礴,所有的景色都奔腾奔跑。
  7. 颇讶地轴涌,未觉天柱亏: 非常惊讶地球的中心在涌动,但没感觉到天柱有缺口。
  8. 不让昆崙高,遂使泰华移: 没有让昆仑那么高,却让泰山和华山动摇了位置。
  9. 诸峰七十二,磊砢略可推: 山上的峰峦有七十二座,参差不齐的石头可以稍微推一下。
  10. 骈观拥佛髻,远睇凝蛾眉: 从远处看,它们像是佛教中的菩萨头,远眺仿佛凝结成美人的眉毛。
  11. 大或覆钟鼎,细亦铦刀锥: 有的山峰高大如同能覆盖钟鼎,有的细小却锐利如刀锥。
  12. 石匮一何高,梯天此为墀: 这石头的高耸真是让人惊叹,就像站在云端上一般。
  13. 崩腾铁马群,中有大将旂: 山崖崩裂处像是铁马奔腾的阵形,其中还有大将军旗。
  14. 身居万石贵,气压累卵危: 身居在万石之上显得尊贵无比,其气势足以压过那些岌岌可危的小石头。
  15. 雄杰亦莫状,清深亦馀姿: 虽然雄壮杰出难以形容,但是它的幽静深沉也另有一番风采。
  16. 蛟螭护绝磴,草木忘四时: 山崖上有蛟龙和螭蜴守护着陡峭的山路,草木似乎忘却了四季的更迭。
  17. 岂知水晶宫,閟藏神所司: 不知道这座山是水晶宫,藏着神灵的主管。
  18. 阴崖彼何灵,颈断不敢悲: 那阴暗的山崖多么神奇灵异,即使脖子断了也不敢悲伤。

译文:

我曾在西江边行走,仿佛来到了一座山前,它就是传说中的灵山。初时我以为是在春雨之后见到的景象,实际上那是自然形成的奇异景观。随着距离的拉近,我逐渐意识到这是一座真实存在的山。

当我开始仔细观赏这山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雄伟壮观。山势连绵起伏,形态各异的山峰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远处看,它们像是佛教中的菩萨头,远眺仿佛凝结成美人的眉毛。有些山峰高大如同能覆盖钟鼎,有些细小却锐利如刀锥。

在这山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由众多山峰组成的队伍,它们像是铁马奔腾的行列,其中还有大将军的身影。这些山峰不仅形状奇特,而且它们的气势足以压过那些岌岌可危的小石头。

我站在山顶俯瞰四周,发现这里的风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虽然雄壮而杰出难以形容,但是这里的幽静深沉也另有一番风采。山崖上有蛟龙和螭蜴守护着陡峭的山路,草木似乎忘却了四季的更迭。

这座山的真实面目是隐藏在阴暗处的。我知道这山不是普通的石头,它有着神秘的力量和威严。山崖的阴冷让我不敢直视,生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

赏析:

李白的《望灵山》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灵山的雄伟与神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全诗通过对灵山的详细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和神奇魅力。

首句“岳镇古所录,兹山谅其遗”就点明了灵山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是古人留下的重要遗产。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诗人从西江来到灵山的情景,以及他对所见景象的惊喜和怀疑。通过这种对比和过渡,诗人成功地引入了灵山的主题。

在描述灵山时,诗人运用了许多形象化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例如,他将山比作列障的屏风和连绵的帷幔,将山的形态比作佛髻和蛾眉,将山的气势比作铁马群和大将旗等。这些生动的比喻和夸张使得灵山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诗人通过对灵山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这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饱满,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