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
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
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
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注释】
南涧:即《南涧中题水帘二首》其一。
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
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
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
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高岩”句:岩石很高,跨越在山巅之上。
“一径”句:一条小路穿过茂盛的树林。
“三休”句:三次停歇下来仰望高处。
“当年”句:当年这里曾经是藏宝的地方,夜晚有光芒和祥瑞之气。
“至今”句:直到现在,石缝中的裂缝仍然像篝火一样明亮。
“盈虚”句:盈满与空虚,谁能预测?
“开阖”句:开启或关闭,神灵自然掌握着秘密。
“空房”句:空空荡荡的房间,只有一座残破的庙宇,僧人的遗体也早已冷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登临南涧之巅,遥望群峰叠翠,顿感心胸开阔,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全诗通过对南涧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叹,对现实的无限感慨。
首联“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描写了南涧的高岩,横跨在山峰的顶端,一条小径蜿蜒穿过茂密的树林,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
颔联“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诗人登上高处,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发现一切都如旧,仿佛历史就在眼前展开。
颈联“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回忆起当年这里的宝藏盛况,夜晚有光芒和祥瑞之气,充满了神秘色彩。
尾联“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尽管经历了无数年月,石缝中的裂缝仍然存在,篝火的痕迹依稀可见,让人不禁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全诗通过对南涧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叹,对现实的无限感慨。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南涧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