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望招隐,尘思漠然收。
云接青林合,泉兼碧草流。
疏钟传别壑,晚日动前楼。
嘉遁平生志,吁嗟得暂游。

【解析】

  1. “扬鞭望招隐,尘思漠然收”:挥马鞭眺望招隐山,尘世的纷扰都随之消失。
  2. 译文:“扬鞭望招隐,尘思漠然收。云接青林合,泉兼碧草流。疏钟传别壑,晚日动前楼。嘉遁平生志,吁嗟得暂游。”
    赏析:此为作者于公元506年(开皇十六年)秋至冬间游览招隐山时所作。诗人以“扬鞭”二字起笔,点明自己正在驱车前往招隐山。“尘思漠然收”,表明了诗人从官场上的尘嚣烦恼中解脱出来,心境变得宁静闲适。“云接青林合,泉兼碧草流”,是写景,也是抒情。诗人站在山腰回望山下,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溪,在云雾缭绕之中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这两句诗既描写了山林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松柏含烟霞,芝兰茂芳树”(《答王琳移杨树》),诗人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一种超脱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诗人接着又写到“疏钟传别壑,晚日动前楼”。这里的“疏钟”是指远处传来的钟声,“别壑”指山中的幽谷,“前楼”则是诗人自己的住所。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看到夕阳西下,不禁想起故乡。这两句诗既是描写,又是想象。
  3. “嘉遁平生志,吁嗟得暂游”:我一生追求的是高洁的品德,如今得以暂时出仕为官,真是令人叹息。
  4. 注释:扬鞭:扬鞭赶马。招隐:即招隐山,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境内。云:此处指山中之雾。青林:青翠的树林。泉:指山中清冽的泉水。嘉遁:高洁隐居。“嘉遁”二字是关键词。
    赏析:此为诗人在游览招隐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以及出仕为官后的感慨。首联“扬鞭望招隐,尘思漠然收”,描绘了诗人驱马远望招隐山时的情态。他扬鞭策马,眺望着远方的招隐山,那些尘世的纷扰和杂念也随之消散,心境变得更加宁静闲适。颔联“云接青林合,泉兼碧草流”,进一步描写了山林的景色和泉水的流动。诗人站在山腰回望山下,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溪,在云雾缭绕之中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这两句诗既描写了山林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颈联“疏钟传别壑,晚日动前楼”,继续描写了诗人在山上所见到的景象。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那是在山中某个幽静的地方传来的,诗人听到之后不禁想到自己的家乡。而夕阳西下,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山顶,给山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同时也映照在诗人自己的住所前楼上。尾联“嘉遁平生志,吁嗟得暂游”,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以及出仕为官后的感慨。他自称为“嘉遁”,也就是高洁隐居,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理想。而如今能够暂时出仕为官,诗人不禁感到有些遗憾和叹息。然而,这短暂的出仕经历也让诗人感受到了人生的不同境界和价值。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对山林美景的描绘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以及对短暂出仕经历的感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