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龙蛇年,大旱千里赤。
寻常粳穄地,烂漫长荆棘。
蛟龙久遁藏,鱼鳖尽枯腊。
炎暑发厉气,死者道路积。
城市接田野,恸哭去如织。
是时西羌贼,凶焰日炽剧。
军须出东南,暴敛不暂息。
复闻籍兵民,驱以教战力。
吴侬水为命,舟楫乃其职。
金革戈盾矛,生眼未尝识。
鞭笞血涂地,惶惑宇宙窄。
三丁二丁死,存者亦乏食。
冤对结不宣,冲迫气候逆。
二年春及夏,不雨但赫日。
安得凉冷云,四散飞霹雳。
滂沱消祲疠,甘涧起稻稷。
江波开旧涨,淮岭发新碧。
使我扬孤帆,浩荡入秋色。
胡为泥滓中,视此久戚戚。
长风卷云阴,倚柂泪横臆。
【注释】
- 吴越:泛指今浙江省、上海市一带。龙蛇年:传说中蛟龙、龙蛇的年份,这里借指灾年。2. 千里赤:形容大地一片赤色,是大旱的象征。3. 烂长:荆棘丛生,长满荆棘。4. 蛟龙:传说中的水族。5. 鱼鳖(bì):鱼鳖被晒死,成为枯腊之象。6. 烈气:炎热之气。7. 道路:代指百姓。8. 城市:指城市里的百姓。9. 恸哭:非常悲痛地哭泣。10. 是时:那时。西羌贼:指西面的少数民族。11. 凶焰日炽剧:形容西羌贼势凶猛,日渐猛烈。12. 军须:军队的需索。13. 暴敛:强征暴敛。14. 籍兵民:征收百姓当兵。 15. 教战 :让百姓参加军事训练。16. 吴侬:古代对江南人的一种称谓。17. 舟楫(jīnjié):船和船桨。18. 金革戈盾矛:兵器,这里指武器。19. 生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的人。20. 冲迫:逼迫。21. 结不宣:不能公开诉说。22. 冲迫气候:天气恶劣。23. 二年春及夏:第二年的春天和夏天。24. 凉冷云:凉爽的云。25. 霹雳:雷电。26. 滂沱:大雨滂沱,形容雨大。27. 消祲疠:驱除疫病。28. 甘涧(hàn)起稻稷(jì):甘甜的泉水涌出,稻田里稻谷茂盛生长。29. 江波开旧涨:江水上涨。30. 淮岭发新碧:淮河两岸的山岭呈现出一片碧绿。31. 扬孤帆:扬起孤帆,即扬帆远行。32. 胡为:为何,为什么。33. 泥滓:泥土和渣滓。34. 戚戚:悲伤的样子。35. 长风:顺风。36. 柂 (zhōu):桅杆上系绳子的地方。37. 倚柂泪横臆:“倚柂”是“倚靠船舷”的意思,“泪横臆”是说泪水流到心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末,诗人通过写吴越地区大旱的景象来抨击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以及统治者的暴虐无道,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统治的不满。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开阔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吴越龙蛇年,大旱千里赤”,以吴越地区龙蛇般的年份和大旱的景象开篇,既描绘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颔联“寻常粳穄地,烂漫长荆棘”,进一步描绘了由于连年干旱,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长满了荆棘。颈联“蛟龙久遁藏,鱼鳖尽枯腊”,则通过描述蛟龙和鱼鳖的死亡,进一步揭示了旱灾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间三联通过描写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展现了旱灾带来的苦难。尾联“安得凉冷云,四散飞霹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降雨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愤懑。
全诗通过描绘吴越地区大旱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旱灾的描绘,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