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
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时。
王晋卿所藏《着色山》二首其二
王晋卿所藏的《着色山》系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宋代文人雅集中的珍品。其中第二首以“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自然山水画面。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荦确何人似退之:
- 荦确:指岩石或山石上突出的部分,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中坚硬的质感。
- 退之: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这里用以比拟那些与自然和谐共存、不显山露水的人。
- 意行无路欲从谁:
- 意行:意为内心的感受或意志的驱使。
- 无路:形容在自然的引导下,仿佛迷失在无尽的山水之中,找不到前行的道路。
- 欲从谁:表达了一种寻求帮助的渴望,似乎在自然面前感到无助。
- 宿云解驳晨光漏:
- 这里的“宿云”指的是早晨时分尚未散去的云朵,而“解驳”则形容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
- “晨光漏”则描绘了光线透过云层的缝隙,洒在山石之上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
- 独见山红涧碧时:
- 独见:强调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悟与体验。
- “山红”与“涧碧”分别指的是山间的色彩斑斓与溪水的清澈透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同时,这种色彩的交织也象征着大自然中各种元素的相互映衬与和谐共生。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它不仅仅是对山水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至今仍给人以启迪和共鸣,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