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知公早,虚怀第一人。
至今诗礼将,独数武、宣臣。
材大虽难用,时来亦少信。
高平风烈在,威敏典刑新。
空试乘边策,宁留相汉身。
凄凉旧部曲,泪湿冢前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通过赞颂武公和宣帝的功绩,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解释:
第一首:
- 先帝知公早:这句表明武侯(诸葛亮)和宣帝(司马懿)的才华被先帝刘备很早就认识到了。
- 虚怀第一人:这里指的是他们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才能,是最早被认识到并加以重用的。
- 至今诗礼将: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是以诗礼教化国家的典范。
- 独数武、宣臣:特别指出他们是少数几个被后世誉为“文臣”的人物,即能够用诗礼治国的人。
- 材大虽难用:虽然他们的才能很大,但由于性格或命运等原因,难以得到重用。
- 时来亦少信:但当时机到来时,人们往往对他们的信任度不高。
- 高平风烈在: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威严仍然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象。
- 威敏典刑新:他们的权威和公正的法律得到了新的体现。
- 空试乘边策:尽管尝试过许多边远地区的战略,但他们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 宁留相汉身:宁愿留在汉朝效力,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国家。
第二首:
- 凄凉旧部曲:形容自己过去的士兵或部属们现在感到孤独和凄凉。
- 泪湿冢前麟:这些士兵和部属的墓碑上沾满了泪水,因为他们为国家牺牲而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武侯和宣帝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品德,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作者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贡献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感和现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