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隐苏岭,平台留至今。
峰峦相掩映,松柏共阴森。
自是甘潜迹,谁言竟陆沉。
喜观三绝易,时鼓一弦琴。
作炭人能识,投河怒不侵。
常年居土窟,素志乐山林。
阮籍闻长啸,嵇康愧夙心。
谷岩悉响应,鸾凤同声音。
信是江沱咏,诚非泽畔吟。
我来重游览,清气逼尘襟。
【注释】
啸台:指古代的建安台,在今江西南昌市。
苏岭:山名,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北。
峰峦相掩映:山峰高耸,林木葱茏,相互掩映。
松柏共阴森:松树、柏树交相掩映,形成一片幽静的气氛。
甘潜迹:甘愿隐居。陆沉:比喻隐士沉沦。
三绝易:这里指琴、棋、书三种技艺。
作炭人:烧炭的人。
投河:指投河自尽。
阮籍闻长啸(xiào):《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常独坐时听邻家小儿鸣哭。他听了后不禁长啸,声音凄厉,使邻居都为之感动。
嵇康愧夙心:指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的专权而感到惭愧。
谷岩悉响应:山谷里的回声。
鸾凤同声音:比喻歌声和谐悦耳。
信是江沱咏:意思是这首诗确实是在歌唱江水。江沱:江流激荡的地方。
诚非泽畔吟:意为这首诗并非在描写泽畔之景。
我来重游览:指作者来到此地又重新游览。
清气逼尘襟:形容作者来到这里,仿佛被这里的清气所包围。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抒怀诗。诗人在这首诗里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高士隐苏岭,平台留至今。”表明了诗人志向高尚,不愿做官,而是选择隐居生活。
颔联“峰峦相掩映,松柏共阴森。”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画卷。
颈联“自是甘潜迹,谁言竟陆沉。”表明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尾联“喜观三绝易,时鼓一弦琴。”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