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应闭门,原宪乃非病。
读书到周孔,岁晚吾事竟。
佳哉亦可乐,妙在得所性。
于时俗虑少,鱼鸟共涵泳。
芦花深两桨,秋色满湖镜。
颇怀梅子真,屡起泛舟兴。
明当文会友,圣处一参订。
此生饭不足,敢不听于命。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耒,他的诗作以清丽脱俗而著称。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秋兴 其二
贫居应闭门,原宪乃非病。
读书到周孔,岁晚吾事竟。
佳哉亦可乐,妙在得所性。
于时俗虑少,鱼鸟共涵泳。

注解与赏析:

  1. 秋兴 其二 —— 这是题目,表明了这是第二首描写秋天景色和心境的诗歌。
  2. 贫居应闭门 —— 由于贫穷,作者决定在家中闭门不出,以此来减少世俗的干扰。
  3. 原宪乃非病 —— 引用古代贤人原宪(可能是指孔子弟子曾参)的例子,表示自己并不因为贫穷而感到痛苦或生病。
  4. 读书到周孔 —— 学习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
  5. 岁晚吾事竟 —— 随着岁月的流逝,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6. 佳哉亦可乐 —— 虽然生活简朴,但仍然觉得愉快。
  7. 妙在得所性 —— 快乐在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性情。
  8. 于时俗虑少 —— 当社会纷扰较少的时候。
  9. 鱼鸟共涵泳 —— 鱼儿和鸟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宁静。
  10. 颇怀梅子真 —— 心中常常怀念梅花的纯洁和真实。
  11. 屡起泛舟兴 —— 多次乘舟出游,兴起了游览的兴趣。
  12. 明当文会友 —— 希望在文学上得到交流和提升。
  13. 圣处一参订 —— 在圣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讨论。
  14. 此生饭不足,敢不听于命 —— 因为生活中缺少食物,只能听任命运的安排。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自己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道德修养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张耒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