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幄重闱苔藓深,金铃不动侍无人。
谁携班杖来相问,报说东园麦拢青。
《第五十八广教冀州颂》是宋代诗人释义青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禁幄重闱苔藓深,金铃不动侍无人。
谁携班杖来相问,报说东园麦拢青。
诗句释义
- 禁幄重闱苔藓深
- 禁幄:古代帝王的内室。
- 重闱:多重的门扉,这里指重重的门内院。
- 苔藓深:苔藓覆盖,形容庭院荒凉、久无人迹。
- 金铃不动侍无人
- 金铃:古时室内常用铜铃作为报警或警示之用。
- 不动:表示长时间没有响动。
- 侍无人:侍女或仆人都不在。
译文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荒凉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无人问津、孤独寂寞的感觉。通过对细节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赏析
“禁幄重闱苔藓深,金铃不动侍无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荒凉的场景。禁幄(帝王的内室)重门深闭,四周长满了苔藓,显得冷清而幽静。这里的“重闱”指的是多重的门扉,象征深宫大院中层层叠叠的门扉。金铃(一种金属制的装饰品,常用于室内报警)长时间未被触动,暗示着宫中的寂静与冷清。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深沉、寂寥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宫廷中的孤寂与落寞。
“谁携班杖来相问,报说东园麦拢青。”这两句诗则转向了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春风吹动麦苗生长的画面。班杖(古代官吏使用的手杖),在这里象征着官员或使者的到来。诗人接到消息后,带着手杖前来询问,得知东园的麦子已经长得绿油油,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报说”意味着使者带来的信息,而“东园麦拢青”则描绘了麦田里麦苗翠绿的景象,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这两句诗从宫廷的孤寂转向了自然的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更具画面感和动感。
这首诗以宫廷的荒凉与自然的美好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他不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的寂寥与自然的美好,还巧妙地将两者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感受宫廷的孤寂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