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旱无方种种求,老龙谁识隐岩湫。
茅山居士兴慈愿,一叱风云四百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黄庭坚的作品。它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雨的到来。
“救旱无方种种求”这一句表达了人们为了解决旱灾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无奈和对抗旱灾的决心。
“老龙谁识隐岩湫”这一句表达了一种神秘感。在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常常与雨水联系在一起。这里的“老龙”可能指的是一种古老的、神秘的龙,而“隐岩湫”则是指隐藏在岩石中的水潭。这句诗可能在暗示,真正的雨水来自于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存在,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普通降雨。
“茅山居士兴慈愿,一叱风云四百州”这一句表达了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在这里,“茅山居士”可能指的是一位隐居在茅山上的居士。他因为看到旱灾而感到心痛,于是产生了拯救众生的愿望。他通过施展慈悲之力,使得天空中出现了雨丝,这场雨覆盖了整个四百州地区。这句诗赞美了这位居士的英雄行为,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这种英雄行为的支持和认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行为的赞赏之情。